|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导言 | 第7-12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 1.2 国内外家庭教育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9页 |
| 1.3.1 研究的重点 | 第9页 |
| 1.3.2 研究的难点 | 第9页 |
| 1.3.3 本课题创新之处 | 第9页 |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 1.4.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1.5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 1.5.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5.2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 2 家庭教育相关概念概述 | 第12-16页 |
| 2.1 家庭教育的含义和特点 | 第12-15页 |
| 2.1.1 家庭、家庭教育的含义 | 第12页 |
| 2.1.2 家庭教育的特点 | 第12-14页 |
| 2.1.3 家庭教育的构成要素 | 第14-15页 |
| 2.2 家庭教育的作用 | 第15-16页 |
| 2.2.1 培养孩子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 第15页 |
| 2.2.2 积极促进孩子个体的社会化 | 第15页 |
| 2.2.3 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杰出人才 | 第15-16页 |
| 3 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 第16-20页 |
| 3.1 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 3.1.1 思想、道德、思想道德、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 | 第16-17页 |
| 3.1.2 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现状 | 第17-18页 |
| 3.2 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 第18-20页 |
| 3.2.1 早期性作用 | 第18页 |
| 3.2.2 持续性作用 | 第18页 |
| 3.2.3 易沟通的作用 | 第18-19页 |
| 3.2.4 权威性作用 | 第19-20页 |
| 4 当前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影响 | 第20-24页 |
| 4.1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积极影响 | 第20-22页 |
| 4.1.1 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子女教育创造了条件 | 第20-21页 |
| 4.1.2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逐渐形成 | 第21页 |
| 4.1.3 家庭教育子女的理念有了好的转变 | 第21-22页 |
| 4.2 当前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22-24页 |
| 4.2.1 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较强 | 第22页 |
| 4.2.2 家长对小孩期望过高,拔苗助长,教育缺乏客观性 | 第22页 |
| 4.2.3 重智力,忽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发展 | 第22-24页 |
| 5 当前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的原因 | 第24-26页 |
| 5.1 家庭方面 | 第24页 |
| 5.2 学校方面 | 第24-25页 |
| 5.3 社会方面 | 第25-26页 |
| 6 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建议 | 第26-29页 |
| 6.1 改变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 | 第26页 |
| 6.2 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素质 | 第26-27页 |
| 6.3 重视对孩子的的心理教育,积极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 第27页 |
| 6.4 家长要以身示范,培养小孩的良好习惯 | 第27页 |
| 6.5 更新家庭教育方法,坚持以孩子的发展为本 | 第27-29页 |
| 结束语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