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探测系统中雷达组网优化部署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相关概念的介绍 | 第11-13页 |
1.3.1 预警探测系统 | 第12页 |
1.3.2 雷达网 | 第12页 |
1.3.3 雷达组网 | 第12-13页 |
1.3.4 雷达组网技术 | 第13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雷达组网基础理论 | 第15-21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雷达组网抗“四大威胁”能力分析 | 第15-19页 |
2.2.1 抗电子干扰能力分析 | 第15-17页 |
2.2.2 抗隐身目标能力分析 | 第17页 |
2.2.3 抗辐射导弹能力分析 | 第17-18页 |
2.2.4 抗低空、超低空突防能力分析 | 第18-19页 |
2.3 雷达组网优化部署方案 | 第19-20页 |
2.3.1 雷达组网优化部署原则 | 第19页 |
2.3.2 组网雷达的配置 | 第19-20页 |
2.3.3 雷达阵地的选择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基于多部雷达联合探测概率的雷达组网优化部署 | 第21-29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雷达组网后联合探测目标的概率 | 第21-22页 |
3.2.1 单部雷达探测目标的概率 | 第21页 |
3.2.2 多部雷达探测目标的概率 | 第21-22页 |
3.3 求雷达探测面积的蒙特卡罗方法设计 | 第22-23页 |
3.3.1 蒙特卡罗方法介绍 | 第22-23页 |
3.3.2 计算雷达探测面积的蒙特卡罗方法设计 | 第23页 |
3.4 雷达组网基本部署形式 | 第23-25页 |
3.4.1 线状部署 | 第23-24页 |
3.4.2 环形状部署 | 第24页 |
3.4.3 面状部署 | 第24-25页 |
3.5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基于空域覆盖冗余度的雷达组网优化部署 | 第29-41页 |
4.1 引言 | 第29页 |
4.2 雷达组网优化部署数学模型 | 第29-32页 |
4.2.1 建立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4.2.2 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 | 第30-32页 |
4.3 遗传算法的应用 | 第32-36页 |
4.3.1 遗传算法的简述 | 第32-33页 |
4.3.2 求解数学模型中目标函数的遗传算法设计 | 第33-36页 |
4.4 雷达探测范围的计算 | 第36页 |
4.5 实例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5 基于实战环境下的雷达组网优化部署 | 第41-51页 |
5.1 引言 | 第41页 |
5.2 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5.2.1 雷达组网优化部署原则及其数学量化 | 第41-42页 |
5.2.2 雷达组网优化部署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5.2.3 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 | 第43页 |
5.3 粒子群算法的运用 | 第43-47页 |
5.3.1 粒子群算法简述 | 第43-45页 |
5.3.2 求解数学模型的粒子群算法设计 | 第45-47页 |
5.4 雷达探测范围的计算 | 第47页 |
5.5 实例仿真与分析 | 第47-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