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1 相干光通信系统的发展 | 第7-8页 |
1.1.2 无中继光通信系统的发展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本方案的优势 | 第9页 |
1.2.2 本方案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PDM-QPSK 无中继相干光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 第12-21页 |
2.1 引言 | 第12页 |
2.2 相干接收基本原理 | 第12-14页 |
2.3 相干光通信系统发射端调制技术 | 第14-20页 |
2.3.1 光正交振幅调制 | 第14-16页 |
2.3.2 单偏振传输相干光通信系统发射机 | 第16-17页 |
2.3.3 偏振复用相干光通信系统发射机 | 第17页 |
2.3.4 单偏振相位复用相干光通信零差接收技术 | 第17-19页 |
2.3.5 偏振复用相干光通信零差接收技术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PDM‐QPSK 无中继相干光传输离线系统研究 | 第21-38页 |
3.1 实验装置图 | 第21-23页 |
3.2 算法总体框图 | 第23-24页 |
3.3 解偏振算法 | 第24-28页 |
3.3.1 恒模算法原理 | 第25-26页 |
3.3.2 CMA 算法架构 | 第26-28页 |
3.4 频偏恢复算法 | 第28-30页 |
3.5 载波相位恢复算法 | 第30-33页 |
3.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3.6.1 实验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3.6.2 信号眼图与调制消光比 | 第34-35页 |
3.6.3 入纤功率优化 | 第35-37页 |
3.6.4 无中继相干光传输系统传输距离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 FPGA+ADC 实时平台的无中继 PDM‐QPSK 相干光传输系统实现 | 第38-52页 |
4.1 实时实现装置 | 第40-41页 |
4.2 算法模块实时实现 | 第41-51页 |
4.2.1 CMA 算法实现 | 第41-45页 |
4.2.2 频偏恢复算法 | 第45-48页 |
4.2.3 相位噪声恢复算法 | 第48-51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总结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过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