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2.5G长跨距无中继SP&DP-QPSK相干光通信系统研究及实现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第7-9页
        1.1.1 相干光通信系统的发展第7-8页
        1.1.2 无中继光通信系统的发展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本方案的优势第9页
        1.2.2 本方案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0-12页
第二章 PDM-QPSK 无中继相干光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第12-21页
    2.1 引言第12页
    2.2 相干接收基本原理第12-14页
    2.3 相干光通信系统发射端调制技术第14-20页
        2.3.1 光正交振幅调制第14-16页
        2.3.2 单偏振传输相干光通信系统发射机第16-17页
        2.3.3 偏振复用相干光通信系统发射机第17页
        2.3.4 单偏振相位复用相干光通信零差接收技术第17-19页
        2.3.5 偏振复用相干光通信零差接收技术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PDM‐QPSK 无中继相干光传输离线系统研究第21-38页
    3.1 实验装置图第21-23页
    3.2 算法总体框图第23-24页
    3.3 解偏振算法第24-28页
        3.3.1 恒模算法原理第25-26页
        3.3.2 CMA 算法架构第26-28页
    3.4 频偏恢复算法第28-30页
    3.5 载波相位恢复算法第30-33页
    3.6 实验结果分析第33-38页
        3.6.1 实验研究内容第33-34页
        3.6.2 信号眼图与调制消光比第34-35页
        3.6.3 入纤功率优化第35-37页
        3.6.4 无中继相干光传输系统传输距离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 FPGA+ADC 实时平台的无中继 PDM‐QPSK 相干光传输系统实现第38-52页
    4.1 实时实现装置第40-41页
    4.2 算法模块实时实现第41-51页
        4.2.1 CMA 算法实现第41-45页
        4.2.2 频偏恢复算法第45-48页
        4.2.3 相位噪声恢复算法第48-51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51-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5.1 总结第52-53页
    5.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硕士期间发表过的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压缩感知的点云数据编码与重建
下一篇:预警探测系统中雷达组网优化部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