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3 综合评价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4-15页 |
第2章 股权激励的理论与分析 | 第15-26页 |
2.1 股权激励定义 | 第15页 |
2.2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6-17页 |
2.2.3 不完全契约论 | 第17-18页 |
2.3 股权激励模式 | 第18-20页 |
2.3.1 股票期权 | 第18-19页 |
2.3.2 股票增值权 | 第19页 |
2.3.3 虚拟股票 | 第19-20页 |
2.3.4 限制性股票 | 第20页 |
2.3.5 延期支付 | 第20页 |
2.4 股权激励的作用机理推导过程 | 第20-21页 |
2.5 中小企业板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2.5.1 公司性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2.5.2 公司地域分布的统计性分析 | 第23页 |
2.5.3 公司行业分布的统计性分析 | 第23-24页 |
2.5.4 公司股权激励方式的统计性分析 | 第24页 |
2.5.5 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统计性分析 | 第24-25页 |
2.5.6 公司股权激励比例的统计性分析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26-31页 |
3.1 研究变量设计 | 第26-27页 |
3.1.1 被解释变量 | 第26页 |
3.1.2 解释变量 | 第26-27页 |
3.2 模型设计 | 第27-29页 |
3.2.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7-28页 |
3.2.2 回归分析 | 第28-29页 |
3.3 样本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实证研究 | 第31-44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1-33页 |
4.2 主成分分析 | 第33-36页 |
4.2.1 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 第33页 |
4.2.2 因子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33-36页 |
4.3 股权激励的方差分析 | 第36-37页 |
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7-40页 |
4.5 拟合曲线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4.6 实证结果 | 第42-4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8页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5.2 相关研究建议 | 第45-46页 |
5.3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