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弓弦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小提琴论文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与手风琴独奏曲《梁祝》之对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梁祝》的起源第10-24页
    1.1 《梁祝》的历史背景第10-15页
        1.1.1 《梁祝》的故事溯源第10-13页
        1.1.2 现存的梁祝遗迹第13-14页
        1.1.3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诞生经过第14-15页
    1.2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诞生第15-21页
        1.2.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介第15-17页
        1.2.2 何占豪陈钢作者简介第17-19页
        1.2.3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第19-21页
    1.3 手风琴独奏曲《梁祝》的改编第21-24页
        1.3.1 周培贤作者的简介第22-24页
第二章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与手风琴独奏曲《梁祝》对比以及演奏分析第24-42页
    2.1 呈示部——草桥结拜第24-32页
        2.1.1 引子部分第24-25页
        2.1.2 主题部分第25-27页
        2.1.3 呈示部第27页
        2.1.4 连接部第27-29页
        2.1.5 副部主题第29-30页
        2.1.6 结束部第30-32页
    2.2 展开部——英台抗婚第32-39页
        2.2.1 材料一第32-34页
        2.2.2 材料二第34-36页
        2.2.3 材料三第36-39页
    2.3 再现部分——坟前化蝶第39-42页
        2.3.1 引子再现以及主部主题再现第39-42页
第三章 手风琴独奏曲《梁祝》演奏探析第42-48页
    3.1 风箱的处理第42-44页
        3.1.1 连接部第42-43页
        3.1.2 结束部第43页
        3.1.3 展开部第43-44页
        3.1.4 再现部第44页
    3.2 肢体语言与音乐感觉的配合第44-48页
        3.2.1 引子部分第45页
        3.2.2 主部主题第45页
        3.2.3 副部主题第45-46页
        3.2.4 结束部第46页
        3.2.5 展开部第46-47页
        3.2.6 再现部第47-48页
第四章 我国手风琴演奏民族特色乐曲的展望第48-55页
    4.1 民族风格的手风琴改编曲旋律第48-50页
    4.2 中国手风琴民族音乐创作的现状以及展望第50-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与思考--从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互动的视角
下一篇:贵州省苗族芦笙舞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