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9-11页 |
1.3.1 研究难点 | 第9-10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10-11页 |
2 数字出版的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2.1 理论上——数字出版概念的演化 | 第11-12页 |
2.2 现实上——数字出版产业范围界定 | 第12-13页 |
2.3 数字出版特征 | 第13-14页 |
3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14-20页 |
3.1 数字出版产业现状 | 第14-18页 |
3.2 数字出版产业特征 | 第18-20页 |
4 数字出版对人才的需求 | 第20-31页 |
4.1 个案研究 | 第20-27页 |
4.1.1 《北京日报》 | 第20-22页 |
1 )企业基本情况 | 第21页 |
2 )企业人才需求 | 第21-22页 |
4.1.2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第22-27页 |
1 )企业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2 )企业人才需求 | 第23-27页 |
4.2 整体研究 | 第27-31页 |
4.2.1 基础型人才 | 第28页 |
1 )出版编辑人才 | 第28页 |
2 )数字化技术人才 | 第28页 |
4.2.2 复合型人才 | 第28-29页 |
4.2.3 创意型人才 | 第29页 |
4.2.4 营销型人才 | 第29页 |
4.2.5 管理型人才 | 第29-30页 |
4.2.6 其他 | 第30-31页 |
5 我国数字出版人才高校培养现状 | 第31-37页 |
5.1 个案研究——数字出版专业 | 第31-35页 |
5.1.1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专业 | 第31-32页 |
5.1.2 武汉大学数字出版专业 | 第32-33页 |
5.1.3 中南大学数字出版专业 | 第33页 |
5.1.4 金陵科技学院数字出版专业 | 第33页 |
5.1.5 西安欧亚学院数字出版专业 | 第33-35页 |
5.2 我国高校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现状 | 第35页 |
5.3 我国数字出版人才现状 | 第35-37页 |
6 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4页 |
6.1 人才培养观念及教育体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6.2 灌输式教学模式与人才需求冲突 | 第38-39页 |
6.3 专业师资力量与师资队伍匮乏 | 第39-40页 |
6.4 课程内容陈旧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40-42页 |
6.5 高校教育与出版企业对接不到位 | 第42-43页 |
6.6 数字出版机构的接纳力不强 | 第43-44页 |
7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对策 | 第44-55页 |
7.1 高校与教育机制 | 第44-50页 |
7.1.1 转变传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 第44-46页 |
7.1.2 转变课程内容设置方式 | 第46-48页 |
7.1.3 加强高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 第48页 |
7.1.4 重视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的建立 | 第48-49页 |
7.1.5 校企业合作开展定向培养 | 第49-50页 |
7.2 数字出版企业方面 | 第50-52页 |
7.2.1 数字出版企业参与高校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工作 | 第51页 |
7.2.2 数字出版企业内部优化数字出版人才成长环境 | 第51-52页 |
7.2.3 数字出版企业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 第52页 |
7.3 国家和社会方面 | 第52-54页 |
7.3.1 加强政府在宏观指导与调控上的作用 | 第53页 |
7.3.2 提高社会对数字出版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 第53-54页 |
7.4 科研机构方面 | 第54-55页 |
8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