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气相中两类负离子与中性小分子反应的微观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附件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气相负离子-分子反应第11-14页
    1.2 反应速率常数的研究意义第14-16页
    1.3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文章结构第16-19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19-35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势能面第19-21页
    2.3 从头算自洽场方法第21-23页
    2.4 电子相关问题第23-25页
        2.4.1 物理图像第23页
        2.4.2 电子相关能第23-24页
        2.4.3 微扰理论方法第24页
        2.4.4 组态相互作用理论第24-25页
    2.5 密度泛函方法第25-26页
    2.6 过渡态理论第26-30页
        2.6.1 传统的过渡态理论第27-28页
        2.6.2 变分过渡态理论第28-30页
    2.7 隧道效应校方法第30-35页
        2.7.1 Wigner 隧道校正第30-31页
        2.7.2 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第31-35页
第三章 CH_3OCl/CD_3OCl+Cl~-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动力学研究第35-48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计算方法第36-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7页
        3.3.1 驻点的电子结构第37-39页
        3.3.2 驻点的能量第39-41页
        3.3.3 动力学计算第41-45页
        3.3.4 同位素效应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气相中丁二烯负离子与N_2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第48-63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计算方法第48-4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9-62页
        4.3.1 初始反应中间体 IM2、IM2′和 IM2-O 的形成第49-53页
        4.3.2 通道 1:基于 IM2 的反应通道第53-58页
        4.3.3 通道 2:基于 IM2′的反应第58-60页
        4.3.4 通道 3:基于 IM2-O 的反应第60-61页
        4.3.5 讨论与两类同分异构负离子与氧化二氮反应的微观机理异同点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硕士期间的论文发表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庆油田XX采油厂ERP用户消化吸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NOK/STYK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