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2页 |
一、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概况 | 第22-38页 |
(一)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历史发展 | 第22-27页 |
(二)美国“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 | 第27-38页 |
1.诺尔-列维滋公司简介 | 第27-30页 |
2.美国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开始的时间及参与的高等院校 | 第30-33页 |
3.调查量表的开发与调查的实施过程 | 第33-38页 |
二、美国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内容分析 | 第38-48页 |
(一)《大学生满意度量表》的结构 | 第38-43页 |
1.量表的评价维度 | 第38-39页 |
2.量表的指标体系 | 第39-43页 |
(二)美国全国大学学生满意度调查量表的特点 | 第43-48页 |
1.综合性和具体性 | 第43-44页 |
2.二维性和诊断性 | 第44-45页 |
3.高信度和高效度 | 第45-46页 |
4.简易性和可比较性性 | 第46-48页 |
三、美国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第48-59页 |
(一)调查报告的撰写与内容 | 第48-53页 |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方法 | 第53-55页 |
1.差距分析法 | 第53-54页 |
2.重要表现分析法 | 第54-55页 |
3.因素分析法 | 第55页 |
(三)调查结果的使用 | 第55-59页 |
1.宏观层面的使用 | 第55-57页 |
2.微观层面的使用 | 第57-59页 |
四、美国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影响分析 | 第59-62页 |
(一)对大学管理的影响 | 第59-60页 |
(二)对高等院校成功的影响 | 第60页 |
(三)对高等院校发展的影响 | 第60-62页 |
五、美国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对我国的启示 | 第62-69页 |
(一)我国的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概况 | 第62-65页 |
1.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满意度调查 | 第62页 |
2.中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CSS,China Satisfaction Survey ofHigher Education) | 第62-63页 |
3.高校内部的学生满意度调查 | 第63-65页 |
(二)对我国的启示 | 第65-69页 |
1.构建重视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制度环境 | 第65-66页 |
2.增强高等院校对学生满意度理论的认同 | 第66页 |
3.研究开发较为完善的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66-68页 |
4.增强对调查结果的使用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A:文中表格汇总 | 第77-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