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风险和风险识别 | 第12-13页 |
1.2.2 学生冲突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2.3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学生冲突与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 第20-26页 |
2.1 学生冲突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2.1.1 学生冲突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学生冲突事件的分类 | 第21-23页 |
2.2 高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概述 | 第23-26页 |
2.2.1 高校风险管理体系内容 | 第23-24页 |
2.2.2 高校应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点分析 | 第24-26页 |
第3章 S校学生冲突现状调查 | 第26-42页 |
3.1 现状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26页 |
3.2 S校基本情况调查 | 第26-29页 |
3.2.1 S校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26-27页 |
3.2.2 S校学生冲突管理情况分析 | 第27-29页 |
3.3 S校学生冲突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第29-37页 |
3.3.1 学生冲突事件发生时间 | 第33页 |
3.3.2 学生冲突事件发生地点 | 第33-34页 |
3.3.3 学生冲突事件发生原因 | 第34-35页 |
3.3.4 学生冲突事件当事人年级 | 第35页 |
3.3.5 学生冲突事件当事人性别 | 第35-36页 |
3.3.6 学生冲突事件主动当事人籍贯 | 第36页 |
3.3.7 学生冲突事件后果 | 第36-37页 |
3.4 S校学生冲突现状分析结论 | 第37-42页 |
3.4.1 学校复杂环境为学生冲突风险埋下隐患 | 第37-39页 |
3.4.2 学生冲突隐蔽突发,防控难度大 | 第39-40页 |
3.4.3 高校学生冲突协调过程复杂,效果不佳 | 第40页 |
3.4.4 高校重视学生冲突事件,但应对被动 | 第40-42页 |
第4章 S校学生冲突事件全面识别与风险分析 | 第42-55页 |
4.1 学生冲突事件全面识别 | 第42-50页 |
4.1.1 危险事件 | 第43-44页 |
4.1.2 危险源 | 第44-46页 |
4.1.3 触发事件 | 第46-47页 |
4.1.4 事件后果 | 第47-48页 |
4.1.5 预防措施 | 第48-49页 |
4.1.6 控制方法 | 第49-50页 |
4.2 学生冲突风险分析 | 第50-55页 |
4.2.1 学生冲突风险识别 | 第51页 |
4.2.2 学生冲突风险描述 | 第51-52页 |
4.2.3 学生冲突风险应对 | 第52-55页 |
第5章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学生冲突管理问题分析 | 第55-60页 |
5.1 缺乏主动防范学生冲突事件及其风险的意识 | 第55-56页 |
5.2 冲突事件隐患排查和风险识别不全面 | 第56-57页 |
5.3 以结果为导向的冲突协调理念本质消极 | 第57-58页 |
5.4 基于经验的冲突协调效力不足 | 第58页 |
5.5 学生冲突管理主体单一 | 第58-60页 |
第6章 学生冲突问题防范措施 | 第60-63页 |
6.1 重视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60-61页 |
6.2 构建“五位一体”的多主体参与学生冲突治理模式 | 第61-62页 |
6.3 形成全面的学生冲突风险管理系统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71-72页 |
附录2 辅导员访谈记录 | 第72-79页 |
附录3 保卫处访谈要点记录 | 第79-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