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5页 |
摘要 | 第5-6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汾河二库风景区经济发展现状 | 第7-12页 |
1.1 汾河二库风景区简介 | 第7页 |
1.2 主要旅游景点及收费项目 | 第7-12页 |
1.2.1 停车场 | 第7页 |
1.2.2 景区门票 | 第7-8页 |
1.2.3 逸泉地带烧烤区 | 第8页 |
1.2.4 逸泉地带篝火晚会 | 第8页 |
1.2.5 逸泉地带岩洞听泉 | 第8-9页 |
1.2.6 竹筏漂流 | 第9页 |
1.2.7 餐饮住宿会议 | 第9页 |
1.2.8 活动健身中心 | 第9页 |
1.2.9 大码头游轮快艇 | 第9-10页 |
1.2.10 悬泉寺 | 第10页 |
1.2.11 碾压式混凝土大坝 | 第10页 |
1.2.12 红叶沟 | 第10-11页 |
1.2.13 世外桃源清水湾 | 第11页 |
1.2.14 户外拓展、真人CS | 第11页 |
1.2.15 环保电瓶车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景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12-18页 |
2.1 缺乏专业旅游管理人才 | 第12页 |
2.2 景区设施陈旧,更新换代不及时或无人维护 | 第12-13页 |
2.2.1 汾河二库培训中心设施陈旧 | 第12-13页 |
2.2.2 活动健身中心缺乏维护 | 第13页 |
2.2.3 红叶沟、观龙阁道路损坏严重 | 第13页 |
2.3 景区内配套设施不完善 | 第13-14页 |
2.4 景区内闲置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 第14页 |
2.5 景区接待能力有限 | 第14页 |
2.6 景区内外交通状况不佳 | 第14-15页 |
2.7 与旅行社的合作开展不顺利 | 第15页 |
2.8 定价机制不够灵活 | 第15-16页 |
2.9 一线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 第16页 |
2.10 景区严重缺乏对外广告宣传工作 | 第16-18页 |
第三章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第18-31页 |
3.1 聘用或培训专业旅游管理人员 | 第18-19页 |
3.1.1 对外招聘,竞争上岗 | 第18-19页 |
3.1.2 对内培训,提升能力 | 第19页 |
3.2 提升硬件设施档次 | 第19-20页 |
3.3 专人负责活动中心的日常维护工作 | 第20页 |
3.4 完善配套设施 | 第20-22页 |
3.4.1 尽快建设符合景区级别的公共厕所 | 第20页 |
3.4.2 合理配置公共休息场所及热水供应点 | 第20-21页 |
3.4.3 建立统一规范的购物场所 | 第21页 |
3.4.4 配置适合景区的垃圾桶 | 第21页 |
3.4.5 完善景区夜间路灯照明系统 | 第21页 |
3.4.6 增加主停车场出入口 | 第21-22页 |
3.4.7 培训专职或兼职讲解员 | 第22页 |
3.5 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第22-23页 |
3.5.1 清水湾开发农家乐、烧烤、竹筏、垂钓项目 | 第22页 |
3.5.2 神龙湖饭店开发自助快餐 | 第22-23页 |
3.5.3 简单修复观龙阁、红叶沟道路 | 第23页 |
3.5.4 修复、更新双人观光自行车 | 第23页 |
3.6 提升景区接待能力 | 第23-24页 |
3.7 改善内外交通状况 | 第24页 |
3.7.1 增设公交路线,改善外部交通 | 第24页 |
3.7.2 普及环保车,改善内部交通 | 第24页 |
3.8 积极促进旅行社的合作 | 第24-26页 |
3.9 制定灵活的价格浮动机制 | 第26页 |
3.10 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 | 第26页 |
3.11 做好营销宣传工作 | 第26-31页 |
3.11.1 搭建网络营销平台 | 第27-29页 |
3.11.2 公交车车身广告 | 第29-30页 |
3.11.3 加强景区内部宣传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汾河二库景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31-33页 |
4.1 机遇 | 第31页 |
4.1.1 区域联动 | 第31页 |
4.1.2 产业结构调整 | 第31页 |
4.2 挑战 | 第31-33页 |
4.2.1 暮云山 | 第32页 |
4.2.2 崛围山景区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资料 | 第34-35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