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通史论文--史料论文--诏令、奏议论文

奏议类文献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5页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第8-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 对奏议概念的研究第10-11页
        (二)对奏议文献内容的研究第11-12页
        (三)对奏议价值和意义的研究第12页
        (四) 对奏议的文献整理和校勘研究第12页
        (五) 对古人编纂的奏议集的专项研究第12-13页
        (六) 既有奏议类文献研究的贡献和不足第13页
    三、研究的方法第13-14页
    四、本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一章 奏议类文献的介绍第15-28页
    (一) 奏议类文献的分类第15-22页
        1、书第15-16页
        2、奏第16-18页
        3、表第18-19页
        4、议第19-20页
        5、疏第20页
        6、驳第20-21页
        7、章第21页
        8、启第21页
        9、对第21-22页
    (二) 奏议的主要功用第22-27页
        1、奏议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反映第22-24页
        2、奏议之内容具有文学欣赏功用第24-26页
        3、奏议是大臣参政议政的形式第26页
        4、奏议具有向皇帝诤谏的功用第26-27页
    (三) 小结第27-28页
第二章 奏议类文献的思想、内容和价值第28-43页
    (一) 奏议类文献的思想和内容第28-35页
        1、奏议反映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思想第28-29页
        2、奏议反映当时的社会与民间思想第29-31页
        3、奏议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第31-32页
        4、奏议蕴含着儒家的思想和学术观点第32-34页
        5、奏议反映大臣个人的思想主张第34-35页
    (二) 奏议类文献的价值第35-42页
        1、奏议的实用性第35-36页
        2、奏议的建设性第36-37页
        3、奏议的社会性第37-39页
        4、奏议的政治价值第39页
        5、奏议的史料价值第39-40页
        6、奏议的文献价值第40-42页
    (三)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奏议类文献的得失第43-53页
    (一) 奏议类文献之得第43-48页
        1、奏议文献的内容严谨第43-44页
        2、奏议文献用辞的严肃第44-45页
        3、奏议文献文体的统一第45-47页
        4、奏议的许多内容属为民请命之言第47-48页
    (二) 奏议类文献之失第48-52页
        1、奏议制度和内容的繁复第48-50页
        2、奏议的时效缓慢第50-51页
        3、奏议文献包含一些迷信第51-52页
    (三) 小结第52-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践--1899-1911年美国对华铁路投资
下一篇:清代东北满洲饮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