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各类型图书馆论文--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论文

SPOC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11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4页
        一、研究目的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4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6-17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一、研究内容第17-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页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SPOC及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概述第19-31页
    第一节 SPOC概述第19-23页
        一、SPOC的产生第19-20页
        二、SPOC的内涵第20-21页
        三、SPOC的优势第21-23页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概述第23-26页
        一、服务的内容第23-24页
        二、传统服务存在的弊端第24-25页
        三、服务发展的新趋势第25-26页
    第三节 SPOC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6-28页
        一、必要性分析第26-27页
        二、可行性分析第27-28页
    第四节 SPOC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积极影响第28-31页
        一、发挥图书馆重要性第28-29页
        二、提高图书馆的被关注度第29页
        三、扩大图书馆的资源利用范围第29-31页
第三章 SPOC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分析第31-40页
    第一节 SPOC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分析第31-32页
        一、基础信息服务第31页
        二、核心创新信息服务第31-32页
        三、个性化信息服务第32页
    第二节 SPOC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分析第32-34页
        一、开放型服务模式第32-33页
        二、智能化服务模式第33-34页
        三、主动型服务模式第34页
    第三节 SPOC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第34-40页
        一、服务体系的思想理念第34-35页
        二、服务体系的资源建设第35-36页
        三、信息服务体系的结构第36-37页
        四、服务体系的功能分析第37-40页
第四章 SPOC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第40-47页
    第一节 馆员组织不合理第40-42页
        一、服务观念落后第40-41页
        二、服务能力有限第41-42页
    第二节 学校及相关部门重视力度不够第42-43页
        一、硬件场地缺乏第42页
        二、学校及相关部门忽视SPOC发展第42-43页
    第三节 支撑SPOC服务技术不成熟第43-44页
        一、课程制作存在一定问题第43-44页
        二、用户信息隐私面临风险第44页
    第四节 资源共享存在障碍第44-47页
        一、存在侵犯知识产权风险第44-45页
        二、教学资源冗杂层次不齐第45页
        三、教学参考系统不健全第45-47页
第五章 SPOC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信息服务策略第47-57页
    第一节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第47-50页
        一、推广服务新理念第47-48页
        二、提供再教育机会第48-49页
        四、提高馆员综合素质第49-50页
    第二节 调整服务SPOC定位第50-52页
        一、提供课程学习场所第50-51页
        三、积极推动开展SPOC服务宣传第51-52页
    第三节 给予足够技术支持第52-53页
        一、辅助教师完成课程制作第52页
        二、管理维护SPOC平台第52-53页
    第四节 开放共享知识资源第53-57页
        一、提供版权服务确保资源合理第53-54页
        二、整合资源促进课程推荐服务第54页
        三、搭建SPOC信息检索平台和导航第54-55页
        四、建立SPOC课程评估系统第55页
        五、为SPOC课程提供嵌入式服务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方位移动平台通信系统研发
下一篇:基于ClimateQUALTM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