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快乐汉语》(英文版)第一册分析评估 | 第12-21页 |
2.1 概述 | 第12-14页 |
2.1.1 教材的编写理念与初衷 | 第12-13页 |
2.1.2 教材的编写范式 | 第13-14页 |
2.2 词汇与汉字设置 | 第14-17页 |
2.2.1 《快乐汉语》(英文版)第一册词汇量及等级控制 | 第14-16页 |
2.2.2 《快乐汉语》(英文版)第一册汉字的涉及 | 第16-17页 |
2.3 课文设置 | 第17页 |
2.4 课堂练习设置 | 第17-18页 |
2.5 中国文化的呈现 | 第18-1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快乐汉语》(英文版)在格鲁吉亚使用现状及不适应性 | 第21-29页 |
3.1 格鲁吉亚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 第21-23页 |
3.2 《快乐汉语》(英文版)在教学中的不适应性 | 第23-27页 |
3.2.1 针对性方面 | 第23-25页 |
3.2.2 实用性方面 | 第25-26页 |
3.2.3 科学性方面 | 第26页 |
3.2.4 趣味性方面 | 第26-27页 |
3.2.5 系统性方面 | 第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快乐汉语》(英文版)在格鲁吉亚的教学策略 | 第29-40页 |
4.1 课程的总体设计策略 | 第29-33页 |
4.2 语音教学策略 | 第33-35页 |
4.3 词汇教学策略 | 第35-36页 |
4.4 语法教学策略 | 第36-38页 |
4.5 汉字教学策略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