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研究--以镇江市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社会背景 | 第9-10页 |
1.1.2 网络背景 | 第10-11页 |
1.1.3 法律政策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1.4.2 内容分析法 | 第14-15页 |
1.4.3 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1.5 研究目的及框架 | 第15-16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第16-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2.1.1 新闻发言人 | 第16-17页 |
2.1.2 网络新闻发言人 | 第17-19页 |
2.2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相关理论框架 | 第19-23页 |
2.2.1 “守门人”理论 | 第19-20页 |
2.2.2 “议程设置”理论 | 第20-21页 |
2.2.3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21-23页 |
3 镇江市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发展现状 | 第23-35页 |
3.1 发帖情况分析 | 第25-27页 |
3.1.1 发帖数量分析 | 第25-26页 |
3.1.2 发帖内容分析 | 第26-27页 |
3.2 回帖情况分析 | 第27-33页 |
3.2.1 回帖数量分析 | 第27-28页 |
3.2.2 回帖内容分析 | 第28-30页 |
3.2.3 回帖流程分析 | 第30-33页 |
3.3 镇江市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交流载体的使用 | 第33-35页 |
3.3.1 论坛 | 第34页 |
3.3.2 QQ 群 | 第34-35页 |
4 镇江市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传播优势与问题 | 第35-40页 |
4.1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传播优势 | 第35-36页 |
4.1.1 劝说引导功能 | 第35页 |
4.1.2 告知功能 | 第35-36页 |
4.2 网络新闻发言人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4.2.1 回复时间滞后 | 第36页 |
4.2.2 回帖质量低 | 第36-37页 |
4.2.3 交流载体使用少 | 第37-38页 |
4.2.4 新闻发布功能弱化 | 第38-40页 |
5 对策与建议 | 第40-46页 |
5.1 加快回帖的速度 | 第40-41页 |
5.2 提高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 | 第41-42页 |
5.3 增加交流载体的使用种类 | 第42-44页 |
5.4 强化新闻发布功能 | 第44页 |
5.5 加强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