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高温润湿性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润湿性的表征 | 第12页 |
1.2.2 铺展动力学 | 第12-14页 |
1.3 Al 与 SiC 的润湿性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润湿性 | 第14-16页 |
1.3.2 界面反应与结构 | 第16-19页 |
1.4 合金元素的影响 | 第19-22页 |
1.4.1 Si 的添加对 Al/SiC 体系润湿性的影响 | 第20页 |
1.4.2 抑制 Al_4C_3生成的临界 Si 含量 | 第20-21页 |
1.4.3 其他合金的添加对 Al/SiC 体系润湿性及界面反应的影响 | 第21-22页 |
1.5 粘着功 | 第22-24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1 金属材料 | 第25页 |
2.1.2 陶瓷基板材料 | 第25-26页 |
2.2 实验方法和设备 | 第26-28页 |
2.2.1 润湿性测试方法 | 第26-27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2.2.3 实验数据处理 | 第28页 |
2.3 样品物相与组织结构表征 | 第28-31页 |
2.3.1 微观组织分析 | 第28-29页 |
2.3.2 X 射线物相分析 | 第29-31页 |
第3章 纯 Al 在 SiC 陶瓷基板上的润湿行为及界面微观结构 | 第31-41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润湿行为 | 第31-35页 |
3.2.1 三种润湿性测试方法 | 第31-32页 |
3.2.2 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3 典型润湿阶段 | 第33-35页 |
3.3 界面微观结构 | 第35-38页 |
3.4 体系粘着功计算 | 第38-39页 |
3.5 体系真实润湿性评定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Si 的添加对 Al/SiC 体系润湿性的影响 | 第41-53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润湿行为 | 第41-44页 |
4.2.1 Si 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2 温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 界面微观结构 | 第44-48页 |
4.4 粘着功 | 第48-50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0-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 | 第53-73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RE 元素(La、Ce) | 第53-62页 |
5.2.1 润湿行为 | 第53-55页 |
5.2.2 界面微观结构 | 第55-58页 |
5.2.3 粘着功 | 第58-60页 |
5.2.4 界面反应对润湿行为的影响 | 第60-62页 |
5.3 Cu | 第62-66页 |
5.3.1 润湿行为 | 第62-63页 |
5.3.2 界面微观结构 | 第63-64页 |
5.3.3 粘着功 | 第64-65页 |
5.3.4 分析与讨论 | 第65-66页 |
5.4 Ti | 第66-68页 |
5.4.1 润湿行为 | 第66页 |
5.4.2 界面微观结构 | 第66-67页 |
5.4.3 界面吸附热力学 | 第67-68页 |
5.5 Cr | 第68-71页 |
5.5.1 润湿行为 | 第68-69页 |
5.5.2 界面微观结构 | 第69-70页 |
5.5.3 分析讨论 | 第70-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