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钠离子电池简述 | 第12-13页 |
1.2.1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简述 | 第12-13页 |
1.2.2 钠离子电池的优势和工作原理 | 第13页 |
1.3 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 | 第13-18页 |
1.3.1 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 第13-16页 |
1.3.1.1 层状Na_xMO_2(M=Co、Ni、Fe、Mn、V等)正极材料 | 第14页 |
1.3.1.2 聚阴离子化合物正极材料 | 第14-15页 |
1.3.1.3 普鲁士蓝类似物正极材料 | 第15页 |
1.3.1.4 有机正极材料 | 第15-16页 |
1.3.2 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 第16-18页 |
1.4 金属硫化物的概况和储钠研究 | 第18-20页 |
1.4.1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及复合材料的概况和储钠研究 | 第18-20页 |
1.4.2 其它硫化物的储钠研究 | 第20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1 研究思路的提出 | 第20-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WS_2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储钠特性研究 | 第22-31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2.1 主要实验试剂、材料 | 第22-23页 |
2.2.2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3页 |
2.2.3 WS_2纳米片的制备 | 第23页 |
2.2.4 电极制备和钠离子电池的组装 | 第23-24页 |
2.2.5 电极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24页 |
2.2.6 电化学测试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2.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25-27页 |
2.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MoS_2/graphit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特性研究 | 第31-40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3.2.1 主要实验试剂、材料 | 第32页 |
3.2.2 主要实验设备 | 第32页 |
3.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2页 |
3.2.4 电极的制备钠离子电池的组装 | 第32-33页 |
3.2.5 电极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33页 |
3.2.6 电化学测试 | 第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3.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33-36页 |
3.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Ni_3S_2/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特性研究 | 第40-51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4.2.1 主要实验试剂、材料 | 第40页 |
4.2.2 主要实验设备 | 第40-41页 |
4.2.3 Ni_3S_2/Ni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1页 |
4.2.4 电极的制备和钠离子电池的组装 | 第41页 |
4.2.5 钠离子电容器的制备 | 第41-42页 |
4.2.6 电极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42页 |
4.2.7 电化学测试 | 第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4.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42-43页 |
4.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3-48页 |
4.3.3 钠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