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过渡金属催化若干有机合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9页
    1.1 金属有机化学简介第17-23页
        1.1.1 金属有机化学发展史第17-18页
        1.1.2 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与分类第18页
        1.1.3 金属有机化学在实验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8-22页
            1.1.3.1 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碳氢活化第19-20页
            1.1.3.2 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C-C键形成第20-22页
        1.1.4 金属有机化学在量子化学方面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 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的意义第23-24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29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29-36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第29-31页
    2.2 基组第31-32页
    2.3 赝势第32页
    2.4 溶剂模型第32-33页
    2.5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第33页
    2.6 过渡态和反应途径解析(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 IRC)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第三章 钌催化氢化苯甲酸乙酯生成苯甲醇和乙醇反应中溶剂和取代基对反应活性的决定性作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第36-64页
    3.1 研究背景第36-38页
    3.2 计算方法第3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8-55页
        3.3.1 反应机理第38-48页
            3.3.1.1 H_2活化第39-40页
            3.3.1.2 Milstein课题组提出的羰基插入机理第40-41页
            3.3.1.3 改进的羰基插入机理第41-43页
            3.3.1.4 二氢分步迁移机理第43-44页
            3.3.1.5 直接分解机理第44-48页
        3.3.2 酯上取代基对氢化机理的影响第48-52页
        3.3.3 溶剂对氢化机理的影响第52-55页
    3.4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第四章 Rh(Ⅲ)催化芳基硝酮经过氧转移合成二氢吲哚的理论研究:区域选择性以及加入特戊酸后产率升高的根源第64-85页
    4.1 研究背景第64-66页
    4.2 计算方法第66-6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7-79页
        4.3.1 反应机理第67-74页
            4.3.1.1 碳氢活化第67-69页
            4.3.1.2 炔烃插入/氧转移第69-71页
            4.3.1.3 环化和质子化第71-74页
        4.3.2 区域选择性的本源第74-76页
        4.3.3 为什么加入特戊酸可以提高反应产率第76-79页
    4.4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第五章 二价锌催化N-炔丙基苯胺与吲哚合成2-吲哚四氢喹啉的理论研究:一个催化剂活性暂时分离的交叉脱氢偶合反应第85-104页
    5.1 研究背景第85-87页
    5.2 计算方法第87-8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8-100页
        5.3.1 Nakamura课题组提出的机理第88-91页
        5.3.2 该工作中提出的新的反应机理第91-97页
            5.3.2.1 中间产物(IMP)的生成第91-96页
            5.3.2.2 中间产物(IMP)到最终产物P的转化第96-97页
        5.3.3 整个催化反应特性分析第97-99页
        5.3.4 同位素标记实验的解释第99-100页
    5.4 结论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第六章 碱控制的Rh(I)催化吖嗪邻位碳氢键选择性完全直链或支链烷烃化的理论研究第104-120页
    6.1 研究背景第104-105页
    6.2 计算方法第105-106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6-116页
        6.3.1 反应在无碱存在条件下的反应机理第106-108页
        6.3.2 在K_3PO_4作为催化碱时的反应机理第108-111页
        6.3.3 在KOPiv作为催化碱时的反应机理第111-116页
    6.4 结论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121-122页
附件第122-15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改性铁镁催化剂NH3-SCR性能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新型功能化核酸探针的设计及生物传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