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灌浆期旗叶响应高温胁迫的蛋白组学与热响应关键基因HSP90的全基因组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6页
    引言第13页
    1.1 高温对植物生理状态的影响第13-18页
        1.1.1 高温对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第13-14页
        1.1.2 高温对蛋白代谢的影响第14-16页
        1.1.3 高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6-18页
    1.2 高温胁迫对小麦生长以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第18-21页
        1.2.1 高温对旗叶的影响第18-19页
        1.2.2 高温对生长速率和灌浆过程的影响第19页
        1.2.3 高温对穗粒数和粒重的影响第19-21页
        1.2.4 高温对品质的影响第21页
    1.3 小麦田间耐热避热管理措施第21-24页
        1.3.1 小麦耐热性评估以及品种选育第22-23页
            1.3.1.1 直接鉴定法第22页
            1.3.1.2 间接鉴定法第22-23页
        1.3.2 田间管理措施第23-24页
            1.3.2.1 选用较耐热的小麦品种第23页
            1.3.2.2 水肥管理第23页
            1.3.2.3 栽培和耕作技术第23页
            1.3.2.4 使用化学试剂第23-24页
    1.4 高温胁迫下植物的组学研究第24-29页
        1.4.1 高温胁迫下植物的转录组研究第24-26页
        1.4.2 高温胁迫下基因可变剪接的研究第26-27页
        1.4.3 高温胁迫下植物蛋白组的研究第27-29页
    1.5 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29-34页
        1.5.1 高温胁迫下植物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调控第29-30页
        1.5.2 高温胁迫下植物的蛋白质量控制第30-33页
        1.5.3 HSF介导的热信号传导途径第33-34页
    1.6 立项依据以及研究内容第34-36页
        1.6.1 立项依据第34-35页
        1.6.2 研究内容第35-36页
            1.6.2.1 热胁迫下小麦旗叶蛋白组学分析第35页
            1.6.2.2 HSP90全基因组分析第35-36页
第二章 小麦灌浆期旗叶响应高温胁迫的蛋白组学分析第36-68页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36-43页
        2.1.1 试验材料第36页
        2.1.2 材料种植与热处理第36-37页
        2.1.3 生理指标测定第37-38页
            2.1.3.1 旗叶叶绿素含量测定第37页
            2.1.3.2 旗叶TBARS含量测定第37页
            2.1.3.3 二氨基联苯胺染色第37-38页
        2.1.4 蛋白质组学分析第38-40页
            2.1.4.1 旗叶总蛋白质的提取第38页
            2.1.4.2 蛋白酶解以及iTRAQ标记第38页
            2.1.4.3 HPLC分级第38页
            2.1.4.4 质谱分析第38-39页
            2.1.4.5 数据库搜索第39页
            2.1.4.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9-40页
            2.1.4.7 富集分析第40页
        2.1.5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40-43页
            2.1.5.1 小麦叶片RNA提取第40页
            2.1.5.2 cDNA第一链合成第40-41页
            2.1.5.3 反转录反应第41页
            2.1.5.4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第41-4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3-64页
        2.2.1 热胁迫对小麦旗叶生理状态的影响第43-45页
        2.2.2 旗叶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概述第45-52页
            2.2.2.1 代谢过程第47-49页
            2.2.2.2 蛋白代谢过程第49-50页
            2.2.2.3 细胞结构第50页
            2.2.2.4 胁迫响应第50-51页
            2.2.2.5 光合作用第51-52页
            2.2.2.6 运输蛋白第52页
            2.2.2.7 其他蛋白第52页
        2.2.3 热响应蛋白的功能富集分析第52-56页
            2.2.3.1 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第53-55页
            2.2.3.2 KEGG途径富集分析第55页
            2.2.3.3 蛋白结构域富集分析第55-56页
        2.2.4 热胁迫对小麦旗叶细胞内代谢过程的影响第56-61页
            2.2.4.1 热胁迫对蛋白合成、折叠、降解的影响第56-57页
            2.2.4.2 热胁迫对小麦旗叶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调控的影响第57-59页
            2.2.4.3 热胁迫对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的影响第59-61页
        2.2.5 热胁迫对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第61-64页
    2.3 讨论第64-68页
        2.3.1 高温胁迫下小麦旗叶需要合成更多的分子伴侣以保护底物第65页
        2.3.2 GST和TRX可能在ROS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第65-66页
        2.3.3 热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第66-68页
第三章 热响应关键基因HSP90的全基因组分析第68-100页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68-71页
        3.1.1 试验材料第68页
        3.1.2 材料种植与热处理第68页
        3.1.3 小麦全基因组HSP90的鉴定第68-69页
        3.1.4 进化树构建第69页
        3.1.5 基因结构以及保守模块分析第69页
        3.1.6 HSP90表达模式分析第69页
        3.1.7 HSP90转录本鉴定以及可变剪接分析第69-7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71-98页
        3.2.1 小麦基因组编码18个HSP90蛋白第71-76页
        3.2.2 HSP90保守模块以及基因结构分析第76-81页
        3.2.3 HPS90在基因层面的热响应模式第81-83页
        3.2.4 三联体中不同基因的表达模式第83-84页
        3.2.5 HSP90在热胁迫下转录本以及可变剪接事件鉴定第84-89页
        3.2.6 HSP90转录本在热胁迫下的丰度以及响应模式第89-96页
        3.2.7 热胁迫下HSP90调控水平分析第96-98页
    3.3 讨论第98-100页
第四章 研究结论第100-101页
    4.1 高温显著影响灌浆期小麦旗叶的代谢途径第100页
    4.2 高温对小麦的影响展现出热累加效应第100页
    4.3 高温胁迫下小麦HSP90s表现出复杂的响应和调控方式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21页
附录第121-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作者简介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TaTGA1和TaNAC29转录因子克隆及其抗逆功能分析
下一篇:冬小麦水温效应—夏玉米氮硫交互效应及其优化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