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论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消费经济学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经济社会学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2 社会公众与企业的界定 | 第19-23页 |
·社会公众的界定 | 第19-20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9页 |
·社会公众共同的特征 | 第19-20页 |
·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20-23页 |
·企业的定义 | 第20页 |
·企业的地位及作用 | 第20-23页 |
3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有关企业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部分概述 | 第23-29页 |
·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 第23-24页 |
·资本有机构成 | 第23页 |
·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将对社会就业需求产生影响 | 第23-24页 |
·企业平均利润率与社会的关系 | 第24-25页 |
·平均利润理论 | 第24页 |
·企业平均利润率与社会的关系 | 第24-25页 |
·企业工资决定中社会影响的存在 | 第25-27页 |
·工资的实质 | 第25-26页 |
·企业工资决定中社会影响的存在 | 第26-27页 |
·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对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影响 | 第27-29页 |
·马克思关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观点 | 第27页 |
·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理论对社会的影响 | 第27-29页 |
4 社会公众与企业的互动 | 第29-35页 |
·企业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 第29-30页 |
·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影响 | 第30-31页 |
·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利益要求 | 第31-35页 |
5 社会公众与企业之间关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第35-43页 |
·社会公众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 第35-37页 |
·社会公众参与的途径与渠道较窄 | 第37页 |
·消费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 | 第37-38页 |
·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识不到位 | 第38-39页 |
·公司治理不到位 | 第39-40页 |
·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 | 第40-43页 |
6 解决的途径和措施 | 第43-61页 |
·政府的措施 | 第43-47页 |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43-44页 |
·制定合理的税赋 | 第44页 |
·政府要监督和干预企业行为 | 第44-45页 |
·维护消费者权益 | 第45-46页 |
·政府要加大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的教育 | 第46页 |
·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 第46-47页 |
·企业自身的努力 | 第47-53页 |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 第47-48页 |
·树立利益相关者的理念 | 第48-49页 |
·企业要关注消费者 | 第49-50页 |
·树立企业形象来赢得社会公众 | 第50-51页 |
·企业在竞争中引入道德因子 | 第51-53页 |
·社会公众的行为选择 | 第53-61页 |
·社会公众主体意识的树立 | 第53-54页 |
·消费者承担消费责任 | 第54-55页 |
·加强公众舆论的监督约束力 | 第55-56页 |
·完善社会利益团体的机制和作用 | 第56-57页 |
·建立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评价机制 | 第57-59页 |
·当地公众应更加关注企业活动对当地环境或企业的影响 | 第59-60页 |
·注重普通公众与国际公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第60-61页 |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61-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61页 |
·研究不足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资料 | 第65-69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奖励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