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断面与瓦斯监测系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5-22页 |
2.1 设计思想 | 第15-18页 |
2.1.1 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2.1.2 激光测距方案 | 第16页 |
2.1.3 隧道断面测量方法 | 第16-18页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8-19页 |
2.3 设备端概述 | 第19-21页 |
2.4 服务端概述 | 第21页 |
2.5 客户端概述 | 第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22-36页 |
3.1 核心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22-27页 |
3.1.1 MCU及其IO口分配 | 第23-24页 |
3.1.2 供电电路 | 第24页 |
3.1.3 时钟电路 | 第24-25页 |
3.1.4 复位电路 | 第25-26页 |
3.1.5 启动模式选择电路 | 第26页 |
3.1.6 模拟电压参考电路 | 第26-27页 |
3.1.7 唤醒电路 | 第27页 |
3.1.8 后备电池电路 | 第27页 |
3.1.9 SWD调试接口 | 第27页 |
3.2 传感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35页 |
3.2.1 电源模块电路 | 第28-29页 |
3.2.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 第29-31页 |
3.2.3 瓦斯模块电路 | 第31页 |
3.2.4 激光测距模块 | 第31-32页 |
3.2.5 人体检测模块 | 第32页 |
3.2.6 温湿度检测模块 | 第32页 |
3.2.7 通信模块电路 | 第32-33页 |
3.2.8 指示灯电路 | 第33-34页 |
3.2.9 蜂鸣器电路 | 第34页 |
3.2.10 按键电路 | 第34-35页 |
3.3 本章总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设备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49页 |
4.1 设备端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37-39页 |
4.2 任务1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5页 |
4.2.1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 | 第40页 |
4.2.2 人体检测模块驱动程序 | 第40-41页 |
4.2.3 温湿度模块驱动程序 | 第41-42页 |
4.2.4 瓦斯模块驱动程序 | 第42-43页 |
4.2.5 激光测距模块驱动程序 | 第43页 |
4.2.6 RS-485模块驱动程序 | 第43-44页 |
4.2.7 GSM模块驱动程序 | 第44-45页 |
4.3 任务2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46页 |
4.4 任务3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页 |
4.5 ARM控制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服务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69页 |
5.1 设计目标 | 第49页 |
5.2 服务器模型的选择 | 第49-52页 |
5.3 服务器软件的总体结构 | 第52-56页 |
5.4 服务器软件的具体实现 | 第56-66页 |
5.4.1 服务器初始化流程 | 第59-60页 |
5.4.2 服务器缓存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63页 |
5.4.3 主IO线程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64页 |
5.4.4 子IO线程的设计与实现 | 第64-65页 |
5.4.5 工作线程池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66页 |
5.5 服务器应用层接口 | 第66-67页 |
5.6 数据库 | 第67-6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客户端软件和网络通信 | 第69-79页 |
6.1 客户端软件 | 第69-73页 |
6.2 多客户端对多设备的实现 | 第73-76页 |
6.3 客户端与设备端数据传输 | 第76-7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7章 系统测试 | 第79-85页 |
7.1 系统平台的搭建与测试 | 第79-83页 |
7.2 系统数据分析 | 第83-84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附录1 电路原理图 | 第90-92页 |
附录2 PCB图 | 第92-93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