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山东省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毒主要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前言第13-29页
    1.1 猪伪狂犬病的发现与流行情况概述第13-15页
    1.2 病原学第15-24页
        1.2.1 病毒粒子的形态和理化特性第15-16页
        1.2.2 PRV基因组第16-18页
        1.2.3 病毒主要基因及其功能第18-22页
            1.2.3.1 gE基因第18-19页
            1.2.3.2 gC基因第19-20页
            1.2.3.3 gD基因第20-21页
            1.2.3.4 TK基因第21页
            1.2.3.5 其它基因第21-22页
        1.2.4 PRV的侵入与复制第22-23页
        1.2.5 PRV潜伏感染与免疫抑制第23-24页
    1.3 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第24-25页
    1.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第25-26页
    1.5 诊断与防控第26-28页
        1.5.1 综合诊断第26-27页
        1.5.2 预防和控制第27-28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29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9-38页
    2.1 材料第29-31页
        2.1.1 样品搜集第29页
        2.1.2 主要实验材料第29页
        2.1.3 试验中相关溶液的配制第29-30页
        2.1.4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30-31页
        2.1.5 主要仪器第31页
    2.2 试验方法第31-38页
        2.2.1 PRV病原检测第31-32页
            2.2.1.1 病料研磨与核酸提取第31-32页
            2.2.1.2 病料样品的PCR/RT-PCR检测第32页
        2.2.2 组织病理学检查第32-34页
            2.2.2.1 玻片的处理第32页
            2.2.2.2 组织切片的制备第32-33页
            2.2.2.3 组织切片的苏木素-伊红(HE)染色第33-34页
        2.2.3 PRV病毒分离鉴定及主要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第34-36页
            2.2.3.1 病毒分离鉴定第34页
            2.2.3.2 目的片段扩增第34页
            2.2.3.3 阳性扩增片段的胶回收第34页
            2.2.3.4 目的片段的连接、转化与测序第34-36页
        2.2.4 血清中PRVgE抗体水平的检测第36-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51页
    3.1 伪狂犬病例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第38页
    3.2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第38-40页
    3.3 2015 年-2017年山东省PRV病原检测结果第40-41页
        3.3.1 PCR检测结果第40页
        3.3.2 PR发病规律调查第40-41页
    3.4 PRV的分离和鉴定结果第41-42页
    3.5 PRV分离株gE、gC、gD和TK基因的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第42-49页
        3.5.1 gE基因的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第42-44页
            3.5.1.1 gE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第42-43页
            3.5.1.2 g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第43-44页
            3.5.1.3 gE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第44页
        3.5.2 gC基因的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第44-46页
            3.5.2.1 gC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第44-45页
            3.5.2.2 gC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第45-46页
        3.5.3 gD基因的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第46-47页
            3.5.3.1 gD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第46页
            3.5.3.2 gD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第46-47页
        3.5.4 TK基因的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第47-49页
            3.5.4.1 TK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第47-48页
            3.5.4.2 TK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第48-49页
    3.6 2015年-2017年山东省PRVgE抗体检测结果第49-51页
        3.6.1 山东省不同地区PRVgE抗体检测结果第49-50页
        3.6.2 不同猪群PRVgE抗体检测结果第50-51页
4 讨论第51-54页
    4.1 山东省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第51页
    4.2 病毒主要基因遗传变异分析第51-54页
5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aMKⅡ介导的胞内钙重分布在铅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下一篇:禽C3d-P29.n(1,2,4)-HA(H9N2)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