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涡旋光阵列的产生及应用于变形测量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3页 |
第二章 涡旋光阵列的产生方法研究 | 第13-27页 |
2.1 利用双光栅产生涡旋光阵列 | 第13-18页 |
2.1.1 利用双光栅产生涡旋光阵列原理 | 第13-15页 |
2.1.2 利用双光栅产生涡旋光阵列的模拟 | 第15-18页 |
2.2 利用单光栅产生涡旋光阵列 | 第18-23页 |
2.2.1 利用单光栅产生涡旋光阵列原理 | 第18-20页 |
2.2.2 利用单光栅产生涡旋光阵列的模拟和实验 | 第20-23页 |
2.3 利用相位光栅产生涡旋光阵列 | 第23-26页 |
2.3.1 利用相位光栅产生涡旋光阵列的原理 | 第23-24页 |
2.3.2 利用相位光栅产生涡旋光阵列的模拟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应用涡旋光阵列的零值线测量变形 | 第27-35页 |
3.1 光流场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3.2 应用双光栅产生的涡旋光阵列测量变形 | 第28-31页 |
3.2.1 利用实部零值线测量变形 | 第28-30页 |
3.2.2 利用虚部零值线测量变形 | 第30页 |
3.2.3 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对比 | 第30-31页 |
3.3 应用单光栅产生的涡旋光阵列测量变形 | 第31-33页 |
3.3.1 利用实部零值线测量变形 | 第31-32页 |
3.3.2 利用虚部零值线测量变形 | 第32-33页 |
3.3.3 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对比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对不同拓扑荷的涡旋光阵列零值线测量结果的分析 | 第35-45页 |
4.1 对实部零值线测量结果的分析 | 第35-38页 |
4.2 对虚部零值线测量结果的分析 | 第38-41页 |
4.3 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对比 | 第41-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45-47页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45页 |
5.2 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