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的新三板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联飞翔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5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相结合 | 第15页 |
(二)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5-16页 |
(三) 比较分析法 | 第16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23-26页 |
(一)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新三板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 | 第26-38页 |
一、新三板企业简介 | 第26-27页 |
(一) 新三板发展状况 | 第26页 |
(二) 新三板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二、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第27-33页 |
(一) 资产基础法 | 第28页 |
(二) 现金流量折现法 | 第28-30页 |
(三) 相对价值法 | 第30-32页 |
(四) 期权定价法 | 第32-33页 |
三、应用经济增加值法评估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合理性 | 第33-38页 |
(一) 经济增加值法简介 | 第33-35页 |
(二) 经济增加值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第35-38页 |
第四章 估值模型的构建 | 第38-48页 |
一、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 第38-44页 |
(一) EVA的会计调整 | 第38-41页 |
(二) 各项参数的确定 | 第41-44页 |
二、估值模型的分类 | 第44-48页 |
(一) 基本模型 | 第44页 |
(二) 单阶段模型 | 第44-45页 |
(三) 两阶段模型 | 第45-48页 |
第五章 EVA评估法的应用分析 | 第48-64页 |
一、北京联飞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第48页 |
二、联飞翔2010年至2014年EVA的计算 | 第48-52页 |
(一) 资本总额的计算 | 第48-49页 |
(二) 企业资本结构的估算 | 第49页 |
(三) 加权资本成本的计算 | 第49-52页 |
三、联飞翔未来EVA预测 | 第52-60页 |
(一) 联飞翔财务预测分析 | 第52-55页 |
(二) 联飞翔高速增长期EVA预测 | 第55-59页 |
(三) 联飞翔稳定增长期EVA预测 | 第59-60页 |
四、联飞翔价值评估 | 第60-61页 |
五、评估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一) EVA估值模型的有效性 | 第61页 |
(二) EVA估值模型的局限性 | 第61-62页 |
(三) EVA估值模型的完善建议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应用意义 | 第64-66页 |
一、结论 | 第64页 |
二、应用意义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