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震动控制方法概述 | 第8-10页 |
1.2.1 减震方法 | 第9-10页 |
1.2.2 吸震方法 | 第10页 |
1.3 国内外运输装置减震技术研究概况 | 第10-18页 |
1.3.1 国外航空发动机减震运输装置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1.3.2 国内航空发动机减震运输装置发展概况 | 第16-18页 |
1.3.3 航空发动机减震装置的发展方向 | 第18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 发动机减震运输装置总体方案制定 | 第19-30页 |
2.1 托架结构设计 | 第20-21页 |
2.2 质心的确定 | 第21-22页 |
2.2.1 发动机在水平面上的质心 | 第21页 |
2.2.2 托架在水平面的质心 | 第21页 |
2.2.3 发动机和托架整体在水平面的质心 | 第21-22页 |
2.3 减震装置设计 | 第22-28页 |
2.3.1 钢丝绳的选型 | 第22-23页 |
2.3.2 钢丝绳绳圈和直径的选择 | 第23-24页 |
2.3.3 一级减震装置结构的方案选择 | 第24-26页 |
2.3.4 二级减震装置结构的方案选择 | 第26-28页 |
2.4 减震装置布局校核计算 | 第28-30页 |
3 托架结构随机震动分析 | 第30-41页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3.2 模态分析 | 第31-33页 |
3.3 随机震动分析 | 第33-41页 |
3.3.1 路面载荷谱的计算 | 第33-36页 |
3.3.2 三种运输状态下随机响应结果 | 第36-40页 |
3.3.3 随机震动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4 减震装置的静刚度特性实验与分析 | 第41-47页 |
4.1 两种结构的减震装置静刚度特性试验分析 | 第42-47页 |
4.1.1 试验设计及步骤 | 第43-45页 |
4.1.2 试验结果分析与对比 | 第45-47页 |
5 新老减震装置实车配重试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47-57页 |
5.1 实车配重测试的试验装置设计 | 第47-48页 |
5.1.1 试验设备及辅助用品 | 第48页 |
5.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第48-50页 |
5.3 新、老减震装置试验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5.3.1 相同车速、路况震动对比试验结果 | 第50-52页 |
5.3.2 以车体垂直和水平震动量为标准的对比试验结果 | 第52-55页 |
5.3.3 新旧减震装置的减震性能分析 | 第55页 |
5.3.4 紧急刹车试验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