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文冠果果壳药学初探及其对大鼠儿茶酚胺类成分的影响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缩略语第16-1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27页
    1.1 老年痴呆症第17页
    1.2 AD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儿茶酚胺类成分分析第18-22页
        1.3.1 荧光测定法第19-20页
        1.3.2 放射酶学法第20页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20页
        1.3.4 电化学分析法第20-21页
        1.3.5 色谱-质谱联用法第21-22页
    1.4 文冠果研究概述第22-25页
        1.4.1 文冠果各部位的化学成分第22-23页
        1.4.2 文冠果药理作用第23-24页
        1.4.3 文冠果质量控制方法第24-25页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第25-27页
第二章 文冠果果壳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第27-38页
    2.1 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第28-29页
    2.2 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第29-37页
    2.3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文冠果不同部位中6个皂苷类成分的同时含量测定第38-45页
    3.1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第38-39页
    3.2 溶液的制备第39页
    3.3 方法学考察第39-41页
    3.4 样品的测定第41-44页
    3.5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文冠果果壳提取物对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第45-54页
    4.1 大鼠AD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4.2 实验方法第46-47页
        4.2.1 自发活动测试第46页
        4.2.2 Y迷宫法第46页
        4.2.3 Morris水迷宫法第46-47页
        4.2.4 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第47页
    4.3 实验结果第47-52页
        4.3.1 自发活动实验结果第47-48页
        4.3.2 Y迷宫实验结果第48页
        4.3.3 定向游泳实验结果第48-49页
        4.3.4 probe test实验结果第49-51页
        4.3.5 大鼠海马CA_1区的病理切片结果第51-52页
    4.4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文冠果果壳中WGA的药动学研究第54-63页
    5.1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第55页
    5.2 溶液的制备第55-56页
    5.3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第56页
    5.4 方法学确证第56-60页
    5.5 给药方案和血浆样品的采集第60页
    5.6 血浆中的药动学实验结果第60-61页
    5.7 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文冠果果壳提取物对AD大鼠儿茶酚胺类成分的影响第63-93页
    6.1 大鼠血浆中儿茶酚胺类成分浓度的测定第64-78页
        6.1.1 色谱条件第64-65页
        6.1.2 溶液的制备第65-66页
        6.1.3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和衍生化第66页
        6.1.4 方法学确证第66-71页
        6.1.5 样品测定与数据分析第71页
        6.1.6 实验结果第71-78页
    6.2 大鼠尿液中儿茶酚胺类成分浓度的测定第78-91页
        6.2.1 色谱条件第78-79页
        6.2.2 溶液的制备第79页
        6.2.3 尿样的预处理和衍生化第79页
        6.2.4 方法学确证第79-84页
        6.2.5 样品测定与数据分析第84页
        6.2.6 实验结果第84-91页
    6.3 小结第91-93页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3页
附图第103-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个人简历第115-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牵牛子肾毒性代谢组学研究
下一篇:葡萄酒暴露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