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概况 | 第9-12页 |
1.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温度及时变效应影响 | 第12-13页 |
1.2.2 合龙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高墩大跨 PC 连续刚构桥温度作用效应分析 | 第15-31页 |
2.1 温度作用及温度场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2.1.1 温度作用 | 第15页 |
2.1.2 温度场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2.2 我国桥梁规范对温度荷载的规定 | 第17-18页 |
2.3 温度荷载对连续刚构桥内力和变形的影响 | 第18-29页 |
2.3.1 温度荷载工况的选取 | 第19页 |
2.3.2 温度作用对内力的影响 | 第19-25页 |
2.3.3 温度作用对变位的影响 | 第25-28页 |
2.3.4 整体温度作用效应的对比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高墩大跨 PC 连续刚构桥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 第31-48页 |
3.1 混凝土收缩徐变 | 第31-34页 |
3.1.1 混凝土的收缩 | 第31页 |
3.1.2 混凝土的徐变 | 第31-32页 |
3.1.3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3.2 混凝土收缩徐变分析方法 | 第34-37页 |
3.2.1 有效模量法 | 第34-35页 |
3.2.2 老化理论 | 第35-36页 |
3.2.3 弹性徐变理论 | 第36页 |
3.2.4 弹性老化理论 | 第36页 |
3.2.5 继效流动理论 | 第36-37页 |
3.3 我国桥梁规范对混凝土徐变系数的规定 | 第37-38页 |
3.4 徐变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内力和变形的影响 | 第38-47页 |
3.4.1 徐变对内力的影响 | 第38-42页 |
3.4.2 徐变对变形的影响 | 第42-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控制参数分析 | 第48-67页 |
4.1 顶推施工技术 | 第48-52页 |
4.1.1 温度作用和收缩徐变作用对变形的影响 | 第48-50页 |
4.1.2 温度作用和收缩徐变作用对内力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 顶推施工控制的原则 | 第52-55页 |
4.2.1 顶推控制参数的选取 | 第52-53页 |
4.2.2 顶推位移量的确定 | 第53页 |
4.2.3 合龙顺序优化原则 | 第53-54页 |
4.2.4 顶推点、顶推方向的确定 | 第54-55页 |
4.3 双肢薄壁墩墩顶水平力和位移关系的解析解 | 第55-62页 |
4.3.1 双肢墩的计算 | 第55-58页 |
4.3.2 边跨合龙后双肢墩的计算 | 第58-62页 |
4.4 合龙顶推控制参数计算方法 | 第62-64页 |
4.4.1 克服温度作用所需顶推力Fw 的计算 | 第62-63页 |
4.4.2 克服徐变作用所需顶推力Fx 的计算 | 第63页 |
4.4.3 克服施工因素所需顶推力Fs 的计算 | 第63页 |
4.4.4 总顶推力 F 的合成 | 第63-64页 |
4.5 改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性能的建议 | 第64-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依托工程应用 | 第67-92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67-71页 |
5.1.1 设计标准 | 第67页 |
5.1.2 主梁构造 | 第67-71页 |
5.1.3 主墩构造 | 第71页 |
5.1.4 施工程序 | 第71页 |
5.2 模型建立 | 第71-72页 |
5.2.1 材料参数 | 第71页 |
5.2.2 结构离散 | 第71页 |
5.2.3 单元类型 | 第71-72页 |
5.2.4 边界条件 | 第72页 |
5.2.5 合龙顺序及荷载 | 第72页 |
5.3 顶推力计算 | 第72-85页 |
5.3.1 克服温度作用所需顶推力计算 | 第72-79页 |
5.3.2 克服收缩徐变作用所需顶推力计算 | 第79-84页 |
5.3.3 克服施工因素所需顶推力计算 | 第84页 |
5.3.4 总顶推位移和总顶推力的合成 | 第84-85页 |
5.4 顶推力施加过程 | 第85-87页 |
5.5 顶推过程中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 第87-91页 |
5.5.1 根据实测合龙温度计算理论顶推力和顶推位移 | 第87-89页 |
5.5.2 左右幅顶推控制参数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对比 | 第89-91页 |
5.6 本章结论 | 第91-9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