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一、 我国担保公司的产生背景、概念及发展历程 | 第14-25页 |
(一) 担保公司的产生背景 | 第14页 |
(二) 担保公司的概念 | 第14-22页 |
1. 担保公司的定义 | 第14-15页 |
2. 担保公司的种类 | 第15-18页 |
3. 担保公司的功能 | 第18-22页 |
(三) 我国担保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22-25页 |
1. 探索起步阶段(1992 年—1998 年) | 第22页 |
2. 积极推动阶段(1998 年—1999 年) | 第22-23页 |
3. 规范试点阶段(1999 年—2000 年) | 第23页 |
4. 体系完善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23-25页 |
二、 我国担保公司经济法规制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2页 |
(一) 我国担保公司经济法规制的立法现状 | 第25-28页 |
1.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 第26页 |
2.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 第26-28页 |
(二) 我国担保公司经济法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8-32页 |
1. 担保公司的法律体系不完整 | 第28页 |
2. 担保公司的监管法律体制不健全 | 第28-30页 |
3. 担保公司的监管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0-32页 |
三、 国外关于担保公司的经济法规制立法现状 | 第32-38页 |
(一) 典型国家担保公司经济法规制的立法现状 | 第32-36页 |
1. 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32-33页 |
2. 美国的政、商担保分别立法制 | 第33-35页 |
3. 意大利的社会互助性担保制度 | 第35-36页 |
(二) 国际担保行业组织的制度 | 第36-38页 |
1. 欧洲投资基金(EIF) | 第36页 |
2. 泛美担保协会(PASA) | 第36-38页 |
四、 完善我国担保公司经济法规制的对策 | 第38-48页 |
(一) 对担保公司进行专门性经济法立法 | 第38-39页 |
1. 建立我国担保公司法律体系 | 第38页 |
2. 政策性、商业性担保公司分别立法 | 第38-39页 |
(二) 完善我国担保公司的法律监管体制 | 第39-42页 |
1. 外部监管:确立担保公司监管机构 | 第40-42页 |
2. 内部监管:成立中国担保公司协会 | 第42页 |
(三) 完善我国担保公司监管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42-48页 |
1. 完善准入与退出制度 | 第42-43页 |
2. 形成风险分散机制 | 第43-46页 |
3. 健全银保合作制度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