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按揭银行风险之法律防范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一)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 国外现状 | 第11页 |
2. 国内现状 | 第11-12页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四)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一、 商品房按揭银行风险学理分析 | 第14-28页 |
(一) 商品房按揭法律关系 | 第14-21页 |
1. 按揭及其法律界定 | 第14-16页 |
2. 商品房按揭所涉法律关系种类及特点 | 第16-19页 |
3. 商品房按揭的法律性质 | 第19-21页 |
(二) 银行风险的诠释 | 第21-22页 |
1. 银行风险的界定 | 第21-22页 |
2. 银行风险的特点 | 第22页 |
(三) 银行面临风险的种类 | 第22-25页 |
1. 来源于开发商的风险 | 第23页 |
2. 来源于借款人的违约风险 | 第23-24页 |
3. 来源于按揭担保物的风险 | 第24页 |
4. 来源于市场体系不健全的风险 | 第24页 |
5. 来源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风险 | 第24-25页 |
6. 来源于银行自身的风险 | 第25页 |
(四) 银行风险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1. 房地产市场发展欠完善及相关法律规定欠缺 | 第25-26页 |
2. 房产品本身的特殊性 | 第26页 |
3. 个人及房地产开发商信用度不高 | 第26-27页 |
4. 流动性风险 | 第27页 |
5. 银行本身经营及操作上不成熟 | 第27-28页 |
二、 我国商品房按揭银行风险防范的立法规定及缺陷 | 第28-33页 |
(一) 我国商品房按揭银行风险防范立法现状 | 第28页 |
(二) 存在的缺陷 | 第28-33页 |
1. 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2. 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 按揭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三、 域外防范商品房按揭银行风险立法措施借鉴 | 第33-39页 |
(一) 银行风险控制制度 | 第33-35页 |
1. 严格审查借款人偿债能力 | 第33页 |
2. 严格审查借款人个人信用 | 第33-34页 |
3. 健全的违约处理机制 | 第34-35页 |
4. 风险评级的定量化 | 第35页 |
(二) 商品房按揭保险法律制度 | 第35-36页 |
(三) 商品房按揭贷款证券化 | 第36-37页 |
(四) 律师及中介机构的介入 | 第37页 |
(五) 完善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福利保障 | 第37-39页 |
四、 完善我国商品房按揭银行风险防范的法律举措 | 第39-50页 |
(一) 完善银行风险防控的法律规定 | 第39-43页 |
1. 将按揭写入立法 | 第39-40页 |
2. 完善法律关于银行审批监管的规定 | 第40-41页 |
3. 完善法律关于银行按揭权实现的规定 | 第41-42页 |
4. 立法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和信用制度 | 第42页 |
5. 立法明确开发商法律责任 | 第42-43页 |
(二) 健全商品房按揭贷款保险的法律规定 | 第43-45页 |
1. 完善保险立法 | 第43-44页 |
2. 增加保险种类 | 第44页 |
3. 政府成立为商品房按揭贷款提供保险的专门机构 | 第44-45页 |
4. 引进先进的金融保险模式 | 第45页 |
(三) 构建商品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的法律制度 | 第45-47页 |
1. 加快商品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立法 | 第46页 |
2. 成立专门的按揭担保机构 | 第46-47页 |
3. 建立健全商品房按揭贷款证券市场 | 第47页 |
(四)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 | 第47-50页 |
1. 维护商品房按揭市场的稳定 | 第48页 |
2. 实施科学的商品房按揭贷款政策 | 第48页 |
3. 建立国有的商品房按揭担保机构 | 第48页 |
4. 实施合理的货币政策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