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客运中基于GIS的站场选址与可达性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4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7-18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可达性理论和 GIS 技术 | 第19-26页 |
| 2.1 可达性理论 | 第19页 |
| 2.2 可达性评价方法 | 第19-22页 |
| 2.3 GIS 技术 | 第22-23页 |
| 2.3.1 GIS 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 2.3.2 GIS 的功能与应用 | 第22-23页 |
| 2.4 GIS 技术在可达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基于 GIS 的站场选址研究 | 第26-38页 |
| 3.1 道路客运站场的定义 | 第26页 |
| 3.2 汽车客运站选址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 3.3 汽车客运站选址的选择原则 | 第27页 |
| 3.4 汽车客运站选址方法 | 第27-29页 |
| 3.5 利用 GIS 技术对客运站进行科学选址 | 第29-3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农村客运可达性评价研究 | 第38-41页 |
| 4.1 可达性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2 农村客运可达性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农村客运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 第41-62页 |
| 5.1 陕南地区 | 第41-42页 |
| 5.2 陕南地区农村客运的调查分析 | 第42-51页 |
| 5.3 陕南地区农村客运的现状分析 | 第51-54页 |
| 5.4 利用 GIS 技术对陕南可达性进行评价 | 第54-58页 |
| 5.5 陕南农村客运发展策略 | 第58-61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与不足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附录 | 第66-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