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市场失灵和地方政府监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1.3.2 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1.3.3 调查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理论框架 | 第17-27页 |
2.1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7-21页 |
2.1.1 市场失灵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2 现代物流业的市场失灵表现及原因 | 第19-20页 |
2.1.3 现代物流业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2.2 政府监管理论 | 第21-27页 |
2.2.1 政府监管的相关概念 | 第21-25页 |
2.2.2 现代物流业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第3章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及政府监管现状 | 第27-42页 |
3.1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市场失灵 | 第27-30页 |
3.1.1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3.1.2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市场失灵表象 | 第28-30页 |
3.2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政府监管及存在问题 | 第30-42页 |
3.2.1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政府监管现状 | 第30-32页 |
3.2.2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政府监管存在问题 | 第32-34页 |
3.2.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第4章 美日现代物流业政府监管及启示 | 第42-48页 |
4.1 美日物流业政府监管演变 | 第42-44页 |
4.1.1 美国物流业政府监管演变 | 第42-43页 |
4.1.2 日本物流业政府监管演变 | 第43-44页 |
4.2 美日现代物流业政府监管的启示 | 第44-48页 |
4.2.1 法律体系构建方面的启示 | 第44-45页 |
4.2.2 监管机构设立方面的启示 | 第45-46页 |
4.2.3 监管实效提升方面的启示 | 第46-48页 |
第5章 完善泉州市现代物流业政府监管的建议 | 第48-60页 |
5.1 明确改革方向 | 第48-49页 |
5.2 健全法规体系 | 第49-50页 |
5.2.1 整合完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体系 | 第49-50页 |
5.2.2 制定物流网点法规 | 第50页 |
5.2.3 健全物流合同法规 | 第50页 |
5.3 强化标准实施 | 第50-51页 |
5.3.1 提高标准实施力度 | 第50页 |
5.3.2 制定服务标准 | 第50-51页 |
5.4 改进监管体制 | 第51-53页 |
5.4.1 监管机构授权改革 | 第51-52页 |
5.4.2 监管机构模式优化 | 第52-53页 |
5.4.3 监管权横向整合 | 第53页 |
5.5 重构监管主体 | 第53-56页 |
5.5.1 机构整合 | 第53-54页 |
5.5.2 职能调整 | 第54-55页 |
5.5.3 主体明确 | 第55-56页 |
5.6 实施有效监管 | 第56-60页 |
5.6.1 监管流程设计 | 第56-57页 |
5.6.2 政府监管整合 | 第57-58页 |
5.6.3 实施跨域治理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0页 |
6.2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