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2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2.1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 第11-14页 |
1.2.2 力量训练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3 技术训练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4 肢体伸展末期力量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 实验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2.1 实验对象 | 第2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23页 |
2.2.2 数理统计法 | 第23页 |
2.2.3 实验法 | 第23-28页 |
2.2.3.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2.2.3.2 实验指标 | 第24-26页 |
2.2.3.2.1 实验动作设计及原理 | 第24-25页 |
2.2.3.2.2 测试指标及意义 | 第25-26页 |
2.2.3.2.3 运动学指标测试方法 | 第26页 |
2.2.3.3 实验方案 | 第26-2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8-34页 |
3.1 出手角度 | 第28-29页 |
3.2 肩角 | 第29-30页 |
3.3 铅球出手时手垂线到髋关节水平的距离 | 第30-31页 |
3.4 铅球出手时的速度 | 第31-32页 |
3.5 铅球投掷成绩 | 第32-34页 |
3.5.1 坐立在椅子上投掷的成绩的对比 | 第32-33页 |
3.5.2 站立式倚墙投掷成绩的对比 | 第33-34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4-42页 |
4.1 两种训练方法对出手角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4.2 两种训练方法对肩角的影响 | 第35-36页 |
4.3 两种训练方法对投掷工作距离作用的影响 | 第36-37页 |
4.4 两种训练方法对铅球出手速度作用的影响 | 第37-38页 |
4.5 两种训练方法对提高铅球投掷成绩方面的影响 | 第38-39页 |
4.6 采用递增性负荷训练法对于增加末期用力的作用机理 | 第39-40页 |
4.7 采用递增性负荷训练法对于提高铅球出手技术的专项技术机理 | 第40-42页 |
5 结论 | 第42页 |
6 后续研究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