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危险源监测系统的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危险源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CAN 总线简介 | 第14-19页 |
2.1 CAN 总线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页 |
2.2 CAN 总线的特点 | 第14-15页 |
2.3 CAN 总线通信协议比较 | 第15-18页 |
2.3.1 CAN 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比较 | 第15-16页 |
2.3.2 CAN 总线与 RS485 总线比较 | 第16页 |
2.3.3 CAN 总线与其他现场总线比较 | 第16-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危险源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19-37页 |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9-20页 |
3.2 数据采集模块 | 第20-23页 |
3.2.1 温度测量 | 第20-21页 |
3.2.2 有害气体浓度测量 | 第21页 |
3.2.3 压力测量 | 第21-22页 |
3.2.4 液位测量 | 第22-23页 |
3.3 数据处理模块 | 第23-28页 |
3.3.1 A/D 转换器 | 第23-25页 |
3.3.2 微处理器 | 第25-27页 |
3.3.3 端口扩展 | 第27-28页 |
3.4 液晶显示和电源模块 | 第28-30页 |
3.5 串口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 | 第30-31页 |
3.6 键盘电路 | 第31-32页 |
3.7 CAN 总线通信模块 | 第32-3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危险源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37-49页 |
4.1 主程序设计 | 第37-38页 |
4.2 前端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第38-43页 |
4.2.1 A/D 采样程序设计 | 第39-40页 |
4.2.2 存储器程序设计 | 第40页 |
4.2.3 键盘识别程序设计 | 第40-42页 |
4.2.4 LCD 显示程序设计 | 第42-43页 |
4.3 CAN 总线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第43-47页 |
4.3.1 CAN 总线初始化 | 第43-44页 |
4.3.2 CAN 总线数据通信 | 第44-47页 |
4.4 RS232 与 CAN 总线转换程序设计 | 第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上位机界面和 CAN 总线测试 | 第49-54页 |
5.1 上位机界面 | 第49-51页 |
5.1.1 用户登录界面 | 第49-50页 |
5.1.2 系统操作界面 | 第50页 |
5.1.3 历史数据查询界面 | 第50-51页 |
5.2 CAN 总线通信协议测试 | 第51-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