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境下企业劳资冲突的解决策略选择--微观视角下的扎根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2-17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14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六)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七)全文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二、中国情境下劳资冲突的现状 | 第17-23页 |
(一)劳资冲突事件表现 | 第17-18页 |
(二)劳资冲突事件剧增的原因 | 第18-23页 |
三、劳资冲突文献述评 | 第23-34页 |
(一)述评视角的选择 | 第23-24页 |
(二)劳资冲突的涵义 | 第24页 |
(三)劳资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分类 | 第24-27页 |
(四)劳资冲突的根源 | 第27-29页 |
(五)劳资冲突的解决 | 第29-31页 |
(六)相关研究述评及研究问题分析 | 第31-34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34-39页 |
(一)扎根理论 | 第34-36页 |
(二)案例企业选择 | 第36页 |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36-37页 |
(四)研究效度与信度 | 第37-39页 |
五、劳资冲突解决机制的识别与辨析 | 第39-63页 |
(一)劳资冲突解决机制的开放性译码 | 第39-41页 |
(二)劳资冲突解决机制的主轴译码 | 第41-55页 |
(三)劳资冲突解决机制的选择性译码 | 第55-60页 |
(四)劳资冲突解决机制凝练 | 第60-61页 |
(五)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61-63页 |
六、结论及研究不足 | 第63-77页 |
(一)过程模型阐释 | 第63-72页 |
(二)不同类别劳资冲突的策略选择 | 第72-75页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A 访谈问题 | 第81-82页 |
附录B | 第82-108页 |
后记 | 第108-109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