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11-1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11-13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4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三) 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界定 | 第15-17页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的难点 | 第17-19页 |
一、当前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的主要特点 | 第19-31页 |
(一) 中学生校园暴力普遍性 | 第21-25页 |
(二) 中学生校园暴力多样化 | 第25-27页 |
(三) 中学生校园暴力残忍性 | 第27-29页 |
(四) 中学生校园暴力组织化 | 第29-31页 |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分析 | 第31-39页 |
(一) 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衡 | 第31-32页 |
(二) 学校教育失误 | 第32-34页 |
1. 学校重智商轻德育 | 第33页 |
2. 教师素质欠佳 | 第33-34页 |
(三) 家庭教育不当 | 第34-35页 |
1. 父母的误导 | 第34页 |
2. 家庭的溺爱 | 第34-35页 |
3. 离异家庭的影响 | 第35页 |
(四) 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 | 第35-36页 |
(五)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未完成性 | 第36-39页 |
1. 自身的认知因素 | 第37页 |
2. 自身的性格因素 | 第37页 |
3. 自身的观念因素 | 第37-39页 |
三、中学生校园暴力的预防对策 | 第39-48页 |
(一) 依法打击校园暴力,优化校园环境 | 第39-40页 |
1. 加强打击校园暴力的立法 | 第39页 |
2. 要加大学校安全的综合治理力度 | 第39-40页 |
3. 对校园暴力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弘扬正气 | 第40页 |
(二)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 第40-42页 |
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 第41页 |
2. 要通过对薄弱学校的改造,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 | 第41-42页 |
(三)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道德法治意识 | 第42-43页 |
1. 素质教育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 第42页 |
2. 加强法治教育 | 第42-43页 |
3. 增加中学生德育活动 | 第43页 |
(四) 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 第43-45页 |
1. 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动机制 | 第44页 |
2. 改变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动模式 | 第44-45页 |
(五) 加强心理辅导,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 第45-46页 |
(六) 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空间 | 第46-48页 |
1. 加强网络监管 | 第46页 |
2. 加强网络行业的行业自律 | 第46-47页 |
3. 加强对网络的社会监督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