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1 绪论 | 第12-16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2.2.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 1.2.2.2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 1.3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 2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回顾 | 第16-32页 |
| 2.1 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回顾 | 第16-20页 |
| 2.1.1 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内涵 | 第16-17页 |
| 2.1.2 公共服务动机的结构和测量 | 第17-20页 |
| 2.1.2.1 公共服务动机的直接测量 | 第18-19页 |
| 2.1.2.2 公共服务动机的间接测量 | 第19-20页 |
| 2.1.3 文献述评 | 第20页 |
| 2.2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回顾 | 第20-23页 |
| 2.2.1 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内涵 | 第20-21页 |
| 2.2.2 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 | 第21-22页 |
| 2.2.3 公共服务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 第22页 |
| 2.2.4 文献述评 | 第22-23页 |
| 2.3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研究回顾 | 第23-28页 |
| 2.3.1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内涵 | 第23-24页 |
| 2.3.2 工作满意度的结构和测量 | 第24-26页 |
| 2.3.2.1 工作满意度的结构 | 第24-25页 |
| 2.3.2.2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量表 | 第25-26页 |
| 2.3.3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 第26-27页 |
| 2.3.3.1 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满意度 | 第26页 |
| 2.3.3.2 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 | 第26-27页 |
| 2.3.4 文献述评 | 第27-28页 |
| 2.4 个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回顾 | 第28-32页 |
| 2.4.1 个性的概念内涵 | 第28页 |
| 2.4.2 大五个性模型 | 第28-29页 |
| 2.4.3 个性的调节效应 | 第29-31页 |
| 2.4.3.1 个性与公共服务动机 | 第29页 |
| 2.4.3.2 个性与工作满意度 | 第29-30页 |
| 2.4.3.3 个性与组织公民行为 | 第30-31页 |
| 2.4.4 文献述评 | 第31-32页 |
| 3 研究构思假设及内容 | 第32-35页 |
| 3.1 研究构思假设 | 第32-34页 |
| 3.2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 4.2 研究工具 | 第36页 |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 5 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 | 第37-62页 |
| 5.1 各变量的结构 | 第37-40页 |
| 5.1.1 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 第37页 |
| 5.1.2 公共服务动机结构 | 第37-39页 |
| 5.1.3 组织公民行为结构 | 第39页 |
| 5.1.4 工作满意度结构 | 第39-40页 |
| 5.1.5 尽责性人格结构 | 第40页 |
| 5.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0-43页 |
| 5.3 变量间相关关系 | 第43-45页 |
| 5.4 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检验 | 第45-52页 |
| 5.4.1 各变量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 | 第45-46页 |
| 5.4.2 各变量在年龄维度上的差异 | 第46-48页 |
| 5.4.3 各变量在学历维度上的差异 | 第48-50页 |
| 5.4.4 各变量在进入公共部门时间维度上的差异 | 第50-52页 |
| 5.5 各变量的影响机理检验 | 第52-59页 |
| 5.5.1 公共服务动机的主导作用 | 第52-53页 |
| 5.5.2 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 第53-56页 |
| 5.5.3 尽责性人格的调节效应 | 第56-59页 |
| 5.6 讨论 | 第59-62页 |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2-65页 |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 6.2 实践建议 | 第63-65页 |
| 6.2.1 改革考核评价和培训模式,激发公共服务动机意识 | 第63页 |
| 6.2.2 完善薪酬和晋升激励,提升工作满意度 | 第63-64页 |
| 6.2.3 重视个体差异性特征,实行多样化管理方式 | 第64-65页 |
| 7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5-67页 |
| 7.1 研究局限 | 第65-66页 |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 附录:公共部门雇员基本特征及工作内容问卷 | 第74-81页 |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