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对广场舞媒介形象的构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缘起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与内容 | 第10-12页 |
三、研究创新与欠缺 | 第12-13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二) 欠缺之处 | 第13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一) 广场舞 | 第13-14页 |
(二) 媒介形象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人民网构建广场舞媒介形象的框架 | 第16-31页 |
第一节 宏观维度:报道主体框架 | 第16-20页 |
一、样本描述 | 第16-18页 |
二、主体构成 | 第18-19页 |
三、地域分布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中观维度:报道议题框架 | 第20-26页 |
一、议题分布 | 第20-23页 |
二、议题倾向 | 第23-25页 |
三、篇幅大小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微观维度:报道话语框架 | 第26-31页 |
一、话语图式 | 第26-27页 |
二、叙事角度 | 第27-29页 |
三、图片呈现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广场舞媒介形象的呈现特征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形象呈现多样化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正负面形象失衡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形象污名化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广场舞媒介形象形成因素 | 第36-44页 |
第一节 传播者视角 | 第36-39页 |
一、新闻标签化 | 第36-37页 |
二、刻板成见 | 第37-38页 |
三、话语权失衡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受传者视角 | 第39-42页 |
一、猎奇心理影响 | 第39-40页 |
二、缺乏媒介素养 | 第40-42页 |
第三节 社会环境视角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广场舞媒介形象改善策略 | 第44-49页 |
第一节 综合议题设置,增加深入报道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平衡话语权力,正确引导舆论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提高媒介素养,行使监督权力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