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一、绪论 | 第9-17页 |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2、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1、国内关于残疾人心理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2、国外关于残疾人心理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文献研究 | 第13页 |
| 2、实地研究 | 第13页 |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 1、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治疗 | 第13-14页 |
| 2、社会支持理论 | 第14-15页 |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 1、残疾人社会工作 | 第15页 |
| 2、肢体残疾人 | 第15-17页 |
| 二、肢体残疾人心理问题分析与社工介入的可行性 | 第17-22页 |
| (一)肢体残疾人心理问题的类型 | 第17-19页 |
| 1、孤独与自卑感并存 | 第17-18页 |
| 2、连锁反应下产生的挫败感与悲观情绪 | 第18页 |
| 3、对人与事过于敏感,自尊心强 | 第18-19页 |
| 4、情绪较为波动 | 第19页 |
| (二)肢体残疾人心理问题的成因 | 第19-21页 |
| 1、家庭情感破裂 | 第19-20页 |
| 2、残疾人就业难,正常生活难以维持 | 第20页 |
| 3、在婚姻恋爱方面,阻力较大 | 第20页 |
| 4、残疾人大多数存在着社会交往方面的困难 | 第20-21页 |
|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与特点 | 第21-22页 |
| 三、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介入肢体残疾人心理问题分析 | 第22-40页 |
| (一)案例背景 | 第22-23页 |
| 1、个案基本资料 | 第22页 |
| 2、个案背景资料 | 第22-23页 |
| (二)问题分析与需求评估 | 第23-24页 |
| 1、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 2、需求评估 | 第24页 |
| (三)共同制定服务计划,确立服务目标 | 第24-25页 |
| 1、服务计划 | 第24页 |
| 2、服务目标 | 第24-25页 |
| (四)具体介入流程 | 第25-38页 |
| 1、第一阶段,接案建立专业关系 | 第25-27页 |
| 2、第二阶段,预估问题难题阶段 | 第27-29页 |
| 3、第三阶段,制定服务计划 | 第29-31页 |
| 4、案主问题的介入阶段 | 第31-38页 |
| (五)评估总结 | 第38-39页 |
| 1、服务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 第38页 |
| 2、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价 | 第38-39页 |
| (六)结案 | 第39-40页 |
| 四、个案介入的实务总结与思考 | 第40-42页 |
|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的实践总结 | 第40页 |
| (二)其他介入手段的实践总结 | 第40-41页 |
| (三)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介入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 第41-42页 |
| 五、社工视角下发展残疾人心理服务社会工作的建议 | 第42-45页 |
| (一)扩展社会工作的残疾人领域,深化残疾人服务 | 第42-43页 |
| (二)专注残疾人心理服务工作的发展,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结合 | 第43页 |
| (三)提高社会工作者残疾人心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 第43-45页 |
| 附录 | 第45-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