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信托、信贷法论文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2-21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6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20-21页
        1.3.1 研究思路第20页
        1.3.2 创新点第20-21页
2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概述第21-29页
    2.1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概念第21-22页
    2.2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依据第22-25页
        2.2.1 理论依据第22页
        2.2.2 法律依据第22-24页
        2.2.3 政策依据第24-25页
    2.3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方式与传统流转方式的比较分析第25-29页
        2.3.1 信托方式与转包方式第25-26页
        2.3.2 信托方式与租赁方式第26页
        2.3.3 信托方式与转让方式第26-27页
        2.3.4 信托方式与入股方式第27-29页
3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法律分析第29-36页
    3.1 浙江“绍兴模式”第29-30页
        3.1.1“绍兴模式”的特征第29-30页
        3.1.2 存在的法律问题第30页
    3.2 湖南“草尾模式”第30-32页
        3.2.1“草尾模式”的特征第30-31页
        3.2.2 存在的法律问题第31-32页
    3.3 中信信托有限公司模式第32-34页
        3.3.1 中信信托有限公司模式的特征第32-33页
        3.3.2 存在的法律问题第33-34页
    3.4 对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评价第34-36页
4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制度存在问题第36-39页
    4.1 农地信托流转主体法律界定不清第36-37页
        4.1.1 委托人代理风险显著第36页
        4.1.2 受托人权利义务混乱第36-37页
    4.2 农地信托流转运行过程缺乏法律规范第37-38页
        4.2.1 政府职权界限不明确第37页
        4.2.2 流转后土地非粮化问题严重第37-38页
    4.3 土地信托流转配套制度匮乏第38-39页
        4.3.1 信托风险分摊机制缺乏第38页
        4.3.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滞后第38-39页
5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法律制度的建议第39-47页
    5.1 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信托法》的修改建议第39-41页
        5.1.1 将土地信托流转定为法定形式第39页
        5.1.2 规定最短信托流转期限第39-40页
        5.1.3 引入反垄断法律机制第40页
        5.1.4 对《信托法》的修改建议第40-41页
    5.2 设立专门的土地信托流转管理条例第41-44页
        5.2.1 将土地信托法律关系主体确定化第41-42页
        5.2.2 增加农村土地信托市场竞争机制第42-43页
        5.2.3 完善土地信托的监管引导第43-44页
    5.3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配套制度建设第44-47页
        5.3.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44-45页
        5.3.2 完善流转土地的财产评估体系第45页
        5.3.3 增加土地信托的财政与税收优惠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后记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残疾人社会交往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公司资本认缴制下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