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论文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论文选题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1.3 论文的主要框架与研究思路第16-18页
        1.3.1 论文的主要框架第16页
        1.3.2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3.3 论文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第18-23页
    2.1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涵义第18页
    2.2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背景第18-20页
        2.2.1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历史背景第18-19页
        2.2.2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来源背景第19-20页
    2.3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第20-21页
    2.4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发展第21-23页
第三章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内容及其特点第23-34页
    3.1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内容第23-24页
        3.1.1 唤醒农民民主政治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第23-24页
        3.1.2 提升农民综合能力的文化知识教育第24页
        3.1.3 破除农民封建迷信思维的科学技术教育第24页
        3.1.4 提高农民打仗战斗能力的军事教育第24页
    3.2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原则第24-27页
        3.2.1 服务于农民原则第25页
        3.2.2 农民自愿接受原则第25-26页
        3.2.3 符合农民时代特点原则第26-27页
    3.3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方法第27-29页
        3.3.1 启发教育法第27-28页
        3.3.2 榜样示范法第28页
        3.3.3 综合法第28页
        3.3.4 通俗法第28-29页
    3.4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特点第29-34页
        3.4.1 思想政治教育首位性第29-30页
        3.4.2 内涵具体时代鲜明性第30页
        3.4.3 中西思想碰撞融合性第30-31页
        3.4.4 具体问题深层预见性第31页
        3.4.5 实施途径实践结合性第31-32页
        3.4.6 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性第32页
        3.4.7 人民利益至上普及性第32-33页
        3.4.8 农民自我引导个体性第33-34页
第四章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第34-47页
    4.1 当代农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表现第34-37页
        4.1.1 农民思想进步与落后并存第34-35页
        4.1.2 农民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发展不均衡第35页
        4.1.3 农民科技水平有待大幅度提高第35页
        4.1.4 农民人口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第35-36页
        4.1.5 农村教育落后于城市且发展不均衡第36-37页
    4.2 借鉴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丰富当代农民教育内容第37-38页
        4.2.1 树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37页
        4.2.2 培养农民法制观念、文化修养第37-38页
        4.2.3 引导农民接受新媒体技术、创新生产技术第38页
    4.3 坚持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原则特点开展农民教育工作第38-41页
        4.3.1 坚持农民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第39页
        4.3.2 坚持“农民利益至上”第39-40页
        4.3.3 坚持个性化引导第40-41页
    4.4 借鉴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方法实施农民教育活动第41-44页
        4.4.1 调动大学生积极性第41-42页
        4.4.2 弘扬榜样示范法第42-43页
        4.4.3 创新农民工教育方法第43-44页
    4.5 借鉴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44-47页
        4.5.1 农民教育可有效促进生产发展第44-45页
        4.5.2 农民教育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第45页
        4.5.3 农民教育促进民主管理第45-47页
结论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教科书观点的反思与生态维度的建构
下一篇:邓小平党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