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我国有效税率结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22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9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6-17页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17-19页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9-21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1-22页
        1.4.1 论文的重点第21页
        1.4.2 论文的难点第21页
        1.4.3 论文的创新第21页
        1.4.4 不足之处第21-22页
2 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分析第22-37页
    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税收问题的研究第22页
    2.2 凯恩斯学派的税收观第22-23页
    2.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税收问题的研究第23-32页
        2.3.1 索罗模型与税收效应第24-26页
        2.3.2 拉姆齐-卡斯-库普曼经济增长模型与税收效应第26-32页
    2.4 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第32-35页
    2.5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税收问题的研究第35-37页
3 我国有效税率的测算及区域比较第37-43页
    3.1 资本收入有效税率的测算第37页
    3.2 劳动收入有效税率的测算第37-38页
    3.3 消费支出有效税率的测算第38页
    3.4 我国有效税率与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第38-41页
    3.5 东中西三大区域资本、劳动收入及消费支出有效税率的比较第41-43页
4 有效税率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第43-61页
    4.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第43页
        4.1.1 变量选取第43页
        4.1.2 数据来源第43页
    4.2 分区域有效税率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静态分析第43-49页
        4.2.1 模型的估计假设第43-44页
        4.2.2 分区域模型选取第44-45页
        4.2.3 模型分析与检验第45-48页
        4.2.4 三大区域结论及比较第48-49页
    4.3 分区域有效税率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第49-61页
        4.3.1 模型选取第49-50页
        4.3.2 面板单位根检验第50-51页
        4.3.3 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第51-53页
        4.3.4 分区域模型估计及其分析第53-59页
        4.3.5 三大区域结论及分析比较第59-61页
5 结论与对策第61-65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2 对策第62-65页
        5.2.1 选择区域政策实施时机及其政策组合第62页
        5.2.2 区域税收协调第62-63页
        5.2.3 区域税收合作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表第69-72页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通信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的经济效应研究
下一篇:鹰潭市地税局人才发展积分制管理效果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