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的经济效应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一、绪论 | 第14-23页 |
| (一)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2.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 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二) 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1. 普惠金融概念 | 第16页 |
| 2. 普惠金融的测定 | 第16-17页 |
| 3. 信息通信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 | 第17-18页 |
| 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8-19页 |
|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9-21页 |
| 1.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3.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 (四) 创新点和不足 | 第21-23页 |
| 1. 创新点 | 第21-22页 |
| 2. 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 二、信息通信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的状况 | 第23-35页 |
| (一) 国外信息通信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的状况 | 第23-29页 |
| 1. 肯尼亚手机银行模式 | 第23-25页 |
| 2. 菲律宾银行合作模式 | 第25-26页 |
| 3. 巴西代理银行模式 | 第26-28页 |
| 4. 国际经验启示 | 第28-29页 |
| (二) 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的状况 | 第29-35页 |
| 1.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 2. 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状况 | 第31-34页 |
| 3. 信息通信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 | 第34-35页 |
| 三、信息通信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5-39页 |
| (一) 信息通信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 第35页 |
| (二) 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 | 第35-36页 |
| (三) 两者的融合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机理 | 第36-39页 |
| 1. 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持 | 第37页 |
| 2.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第37-38页 |
| 3.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第38-39页 |
| 四、我国普惠金融水平和信息通信指标的构建及测定 | 第39-45页 |
| (一) 普惠金融指标 | 第39-43页 |
| 1. 普惠金融指标的构建 | 第39-40页 |
| 2. 普惠金融指标的测算 | 第40-43页 |
| (二) 信息通信技术指标 | 第43-45页 |
| 五、信息通信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的实证分析 | 第45-53页 |
| (一) 模型的设定和变量选取 | 第45-46页 |
| 1. 模型设定 | 第45页 |
| 2. 变量选取 | 第45-46页 |
| (二) 实证过程 | 第46-49页 |
| 1. 描述性统计 | 第46页 |
| 2. 平稳性检验 | 第46-47页 |
| 3. 回归方程与协整检验 | 第47-48页 |
| 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8-49页 |
| (三) 中介效应检验分析 | 第49-52页 |
| (四) 实证小结与分析 | 第52-53页 |
| 六、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53-57页 |
| (一)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 (二)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 1. 立足信息通信设施建设,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 第54-55页 |
| 2. 开展多方合作,建立普惠共赢格局 | 第55页 |
| 3. 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产品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 第55-56页 |
| 4. 开展移动支付,丰富普惠金融服务手段 | 第56页 |
| (三)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附录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