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挡水坝论文--土石坝(当地材料坝、填筑坝)论文

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静动力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主要符号表第26-27页
1 绪论第27-5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7-34页
        1.1.1 能源开发现状与趋势第27-29页
        1.1.2 遇到的问题及研究的必要性第29-34页
    1.2 覆盖层上土石坝防渗接头研究进展及问题第34-37页
        1.2.1 防渗接头的型式及布置第34-37页
        1.2.2 防渗接头部位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第37页
    1.3 覆盖层中混凝土防渗墙研究进展及问题第37-42页
        1.3.1 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第38-39页
        1.3.2 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第39-41页
        1.3.3 混凝土防渗墙的数值分析第41-42页
    1.4 覆盖层上土石坝的地震响应分析研究进展及问题第42-46页
        1.4.1 土石坝-地基-无限域相互作用研究第43-44页
        1.4.2 土石坝地震响应分析方法第44-45页
        1.4.3 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的分析方法第45-4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路线第46-50页
2 覆盖层上土石坝土质心墙与坝基防渗墙接头部位的大变形有限元分析第50-78页
    2.1 引言第50-51页
    2.2 岩土工程中的大变形有限元法第51-52页
    2.3 土石坝大变形分析数值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第52-60页
        2.3.1 非线性大变形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2-54页
        2.3.2 可视化大变形有限元分析控制软件第54-56页
        2.3.3 刚性基础贯入地基的大变形有限元分析第56-60页
        2.3.4 小结第60页
    2.4 坝基-坝体防渗接头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大变形特性研究第60-74页
        2.4.1 大坝信息及有限元计算参数第60-62页
        2.4.2 局部单元尺寸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分析第62-64页
        2.4.3 信息映射方法对本构模型的适用性分析第64-66页
        2.4.4 防渗接头的变形特性分析第66-69页
        2.4.5 防渗接头的应力特性分析第69-70页
        2.4.6 大坝整体变形规律分析第70-71页
        2.4.7 覆盖层变形的影响分析第71-73页
        2.4.8 小结第73-74页
    2.5 基于大变形分析的高塑性粘土区的作用及范围研究第74-78页
        2.5.1 高塑性粘土对接头应力状态的影响分析第74-75页
        2.5.2 高塑性粘土区范围的优化分析第75-77页
        2.5.3 小结第77-78页
3 覆盖层中混凝土防渗墙的变形模式及应力演化规律研究第78-104页
    3.1 引言第78-79页
    3.2 三维非协调元的集成及验证第79-82页
        3.2.1 Wilson非协调元第80-81页
        3.2.2 非协调元的数值实现与验证第81-82页
    3.3 混凝土防渗墙的变形模式及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第82-96页
        3.3.1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参数第83-85页
        3.3.2 防渗墙的变形模式分析第85-87页
        3.3.3 非协调元的简便性及有效性分析第87-89页
        3.3.4 防渗墙应力的发展过程分析第89-91页
        3.3.5 防渗墙产生拉应力的机理分析第91-94页
        3.3.6 降低墙体拉应力的措施初探第94-96页
        3.3.7 小结第96页
    3.4 不同河谷地形时防渗墙变形及应力的发展规律研究第96-104页
        3.4.1 分析工况第97-98页
        3.4.2 防渗墙变形的发展规律分析第98-99页
        3.4.3 防渗墙应力的演化规律分析第99-103页
        3.4.4 小结第103-104页
4 覆盖层中混凝土防渗墙的损伤特性与接头缝夹泥影响研究第104-130页
    4.1 引言第104页
    4.2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实现及验证第104-110页
        4.2.1 Lee-Fenves模型基本理论第105-107页
        4.2.2 塑性损伤模型本构积分方法第107-109页
        4.2.3 数值实现及验证第109-110页
    4.3 混凝土防渗墙的三维损伤特性研究第110-119页
        4.3.1 大坝基本信息第110-111页
        4.3.2 有限元网格及材料参数第111-113页
        4.3.3 防渗墙变形规律分析第113-114页
        4.3.4 防渗墙的应力及损伤发展规律分析第114-118页
        4.3.5 小结第118-119页
    4.4 墙段间接头缝夹泥对防渗墙损伤特性的影响分析第119-129页
        4.4.1 接头缝夹泥的形成原因分析第119-120页
        4.4.2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参数第120-122页
        4.4.3 墙段宽度对墙体变形及损伤的影响分析第122-126页
        4.4.4 夹泥参数对墙体损伤的影响分析第126-127页
        4.4.5 墙段间接头缝施工方案的影响分析第127-128页
        4.4.6 小结第128-129页
    4.5 混凝土防渗墙安全评价的分析方法讨论第129-130页
5 覆盖层上土石坝的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第130-153页
    5.1 引言第130页
    5.2 覆盖层上土石坝的地震动响应机制及输入方法研究第130-134页
        5.2.1 地震动响应机制分析第130-131页
        5.2.2 地震动输入方法分析第131-133页
        5.2.3 人工边界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实现第133-134页
    5.3 地震动输入方法对覆盖层上土石坝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第134-143页
        5.3.1 输入地震动及分析工况第136-137页
        5.3.2 不同影响因素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137-142页
        5.3.3 小结第142-143页
    5.4 简便的考虑地基非线性的地震动输入方法的建立第143-153页
        5.4.1 自由场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简便方法第143-147页
        5.4.2 考虑地基非线性的地震动输入方法的建立第147-148页
        5.4.3 算例验证第148-152页
        5.4.4 小结第152-153页
6 某覆盖层上土石坝地震响应特性、液化及稳定分析方法研究第153-173页
    6.1 引言第153页
    6.2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分析信息第153-155页
        6.2.1 工程概况第153-154页
        6.2.2 计算模型及参数第154-155页
    6.3 大坝加速度反应分布规律及坝-基相互作用特性研究第155-159页
        6.3.1 加速度反应分布规律分析第155-157页
        6.3.2 坝体-覆盖层相互作用特性分析第157-159页
        6.3.3 小结第159页
    6.4 覆盖层中砂土的液化分析第159-166页
        6.4.1 传统液化分析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第159-161页
        6.4.2 基于孔压模型的有效应力分析第161-162页
        6.4.3 不同液化评价分析方法的对比第162-166页
        6.4.4 小结第166页
    6.5 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坡稳定分析第166-171页
        6.5.1 常规拟静力稳定分析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第166-168页
        6.5.2 基于有限元地震响应分析的拟静力法第168-169页
        6.5.3 不同稳定评价分析方法的对比第169-171页
        6.5.4 小结第171页
    6.6 覆盖层上土石坝工程抗震安全评价的分析方法讨论第171-17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73-178页
    7.1 结论第173-175页
    7.2 创新点第175-176页
    7.3 展望第176-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9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92-194页
致谢第194-195页
作者简介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层复合结构振动建模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负刚度减震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