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式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颈椎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下颈椎C4/C6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20-28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2.2.1 材料 | 第21页 |
2.2.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1页 |
2.2.3 网格划分及材料属性 | 第21-22页 |
2.2.4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22页 |
2.3 模型验证与比较结果 | 第22-27页 |
2.3.1 颈椎C4/C6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22-25页 |
2.3.2 颈椎C4/C6椎体的应力分布 | 第25页 |
2.3.3 颈椎C4/C6椎间盘的应力分布 | 第25-27页 |
2.4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下颈椎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 第28-38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29-32页 |
3.2.1 原始模型和人工椎间盘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3.2.2 原始模型验证 | 第32页 |
3.2.3 模型边界条件设定与加载 | 第32页 |
3.3 结果与和分析 | 第32-36页 |
3.3.1 颈椎活动度 | 第32-33页 |
3.3.2 邻近椎间盘应力 | 第33-34页 |
3.3.3 韧带张力 | 第34页 |
3.3.4 人工椎间盘应力分布 | 第34-36页 |
3.4 结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DISCOVER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下颈椎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 第38-49页 |
4.1 引言 | 第38-39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39-41页 |
4.2.1 原始模型的建立 | 第39页 |
4.2.2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4.2.3 前路植骨融合术模型的建立 | 第40页 |
4.2.4 材料属性 | 第40-41页 |
4.2.5 模型边界条件设定与加载 | 第4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4.3.1 原始模型验证 | 第41-42页 |
4.3.2 关节活动度 | 第42-43页 |
4.3.3 邻近椎间盘应力 | 第43-44页 |
4.3.4 韧带张力 | 第44-45页 |
4.3.5 人工椎间盘应力分布 | 第45-47页 |
4.4 结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2页 |
5.1 总结 | 第49-50页 |
5.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