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全脊椎切除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动态稳定器植入术式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2.3 颈椎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颈椎C_(3~7)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2.1 原始CT数据采集 | 第20-21页 |
2.2.2 颈椎C_(3~7)节段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2.2.3 颈椎C_(3~7)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2.3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关节活动度验证 | 第24-25页 |
2.4 颈椎C_(3~7)段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分布 | 第25-29页 |
2.5 讨论和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全脊椎切除术两种重建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 第30-43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不同固定术式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3.3 两种模型不同节段在不同工况下的关节活动度对比 | 第31-33页 |
3.3.1 两种模型重建节段在不同工况下的关节活动度对比 | 第31-32页 |
3.3.2 两种模型邻近节段在不同工况下的关节活动度对比 | 第32-33页 |
3.4 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 | 第33-40页 |
3.4.1 TM+AP+SPS模型中内固定器械应力分布 | 第34-37页 |
3.4.2 TM+AP+DPS模型中内固定器械应力分布 | 第37-40页 |
3.5 内固定器械最大应力对比 | 第40-41页 |
3.6 讨论和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术和植骨融合术的有限元分析 | 第43-51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两种重建术式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4.3 各模型的关节活动度对比 | 第44-45页 |
4.4 颈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分析 | 第45-49页 |
4.4.1 椎间盘内的应力分布 | 第45-46页 |
4.4.2 椎体内的应力分布 | 第46页 |
4.4.3 植入器械的应力分布 | 第46-49页 |
4.5 讨论和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总结 | 第51-52页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