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世界管巢蛛属分类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1.2 中国管巢蛛属分类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21页 |
2.1 分类学 | 第13-15页 |
2.1.1 标本来源 | 第13页 |
2.1.2 标本的鉴定、描述、测量、照相和绘图 | 第13-14页 |
2.1.3 英文缩写 | 第14-15页 |
2.1.4 模式标本的保存 | 第15页 |
2.2 分子系统学 | 第15-2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5-19页 |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9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第3章 分类研究 | 第21-103页 |
3.1 蓝管巢蛛组caerulescens-group | 第22-25页 |
3.2 带纹管巢蛛组comta-group | 第25页 |
3.3 囊管巢蛛组corticalis-group | 第25-46页 |
3.4 日本管巢蛛组japonica-group | 第46-51页 |
3.5 羽斑管巢蛛组jucunda-group | 第51-57页 |
3.6 土黄管巢蛛组lutescens-group | 第57-64页 |
3.7 胖管巢蛛组obesa-group | 第64-79页 |
3.8 外奴管巢蛛组pallidula-group | 第79-89页 |
3.9 露管巢蛛组reclusa-group | 第89页 |
3.10 类管巢蛛组similis-group | 第89-92页 |
3.11 三叉管巢蛛组trivialis-group | 第92-103页 |
第4章 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第103-111页 |
4.1 碱基组成特征描述 | 第103页 |
4.2 碱基组成频率及替换型式 | 第103-104页 |
4.3 COI基因遗传距离分析 | 第104-107页 |
4.4 基于P距离的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第107页 |
4.5 基于贝叶斯法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第107-111页 |
第5章 讨论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新分类单元英文描述 | 第11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研究成果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