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

地震涌浪机理及冰碛堰塞湖溃决风险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冰湖溃决灾害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地震涌浪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1 库区地震涌浪第16-17页
        1.3.2 库区滑坡涌浪第17-18页
        1.3.3 海啸第18-19页
        1.3.4 运动箱体晃动第19-20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2章 基于浅水波方程的地震涌浪数值模型第22-43页
    2.1 控制方程第23-26页
    2.2 数值求解方法第26-30页
        2.2.1 差分格式第26-28页
        2.2.2 边界条件第28-29页
        2.2.3 稳定性条件第29页
        2.2.4 计算方法第29-30页
    2.3 数值验证第30-41页
        2.3.1 对比模型第30-31页
        2.3.2 加载地震波第31-33页
        2.3.3 数值结果第33-34页
        2.3.4 结果对比与分析第34-39页
        2.3.5 最大浪高预测公式第39-41页
    2.4 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振动台造波地震涌浪模拟实验第43-60页
    3.1 振动台造波地震涌浪模拟实验装置第43-47页
        3.1.1 振动台与模型箱参数第43-44页
        3.1.2 脉动水压力计参数第44-45页
        3.1.3 波高仪参数第45-46页
        3.1.4 实验测量仪器布置第46-47页
    3.2 振动台造波地震涌浪模拟实验方案第47-48页
        3.2.1 振动台实验因素第47-48页
        3.2.2 振动台实验分组第48页
    3.3 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第48-59页
        3.3.1 加速度峰值对地震涌浪的影响因素第48-51页
        3.3.2 静水深对地震涌浪的影响第51-52页
        3.3.3 地震波波形对地震涌浪的影响第52-54页
        3.3.4 不同位置处的地震涌浪第54页
        3.3.5 模拟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第54-59页
    3.4 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考虑底部效应的地震涌浪实验研究第60-71页
    4.1 底部能量的产生、传递和耗散第60-63页
        4.1.1 能量的产生第60-61页
        4.1.2 能量的传递与损耗第61-63页
    4.2 考虑底部效应的地震涌浪模型实验第63-64页
        4.2.1 实验装置第63页
        4.2.2 实验分组第63-64页
    4.3 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第64-70页
        4.3.1 底部效应作用下的地震涌浪最大浪高第64-65页
        4.3.2 底部不平整高度对地震涌浪最大浪高的影响第65-67页
        4.3.3 地震峰值加速度以及静水深对最大浪高增幅的影响第67-68页
        4.3.4 考虑底部效应的地震涌浪最大浪高预测第68-70页
    4.4 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地震-滑坡复合涌浪综合效应研究第71-89页
    5.1 实验设计第73-78页
        5.1.1 实验目的第73页
        5.1.2 模型设计第73-77页
        5.1.3 实验分组第77-78页
    5.2 对比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第78-80页
        5.2.1 地震涌浪变化规律第78-79页
        5.2.2 滑坡涌浪变化规律第79-80页
    5.3 复合涌浪实验数据分析第80-87页
        5.3.1 静水深对复合涌浪的影响第81-82页
        5.3.2 地震峰值加速度对复合涌浪的影响第82页
        5.3.3 滑块入水速度对复合涌浪的影响第82-83页
        5.3.4 滑块体积对复合涌浪的影响第83-84页
        5.3.5 复合涌浪最大浪高计算公式第84-87页
    5.4 小结第87-89页
第6章 冰湖溃决灾害风险评估及线路工程减灾对策第89-120页
    6.1 地震涌浪效应的冰湖溃决灾害风险评估程式第89-95页
        6.1.1 冰湖分类及溃决诱因第89-92页
        6.1.2 冰碛湖漫溢型溃决判据第92-93页
        6.1.3 地震涌浪效应下的冰湖溃决风险评估程式第93-95页
    6.2 溃决洪水演进计算方法第95-101页
        6.2.1 溃决洪水计算所需的基本资料第95-98页
        6.2.2 溃决洪水演进计算方法第98-101页
        6.2.3 溃决洪水演进分析程式第101页
    6.3 米堆冰湖溃决案例分析第101-112页
        6.3.1 米堆冰湖概况第101-104页
        6.3.2 地震效应下的米堆溃决风险评估第104-105页
        6.3.3 米堆冰湖溃决洪水演进计算第105-112页
    6.4 针对冰湖溃决的线路减灾对策第112-119页
        6.4.1 西藏地区冰湖溃决对线路工程的危害概况第112-115页
        6.4.2 线路工程的冰湖溃决灾害防治原则第115-116页
        6.4.3 线路工程的防灾减灾对策第116-119页
    6.5 小结第119-120页
结论与建议第120-124页
    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第120-122页
    2 本文创新点第122页
    3 问题及展望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FRP-钢复合结构界面时变力学行为研究
下一篇:二维模糊语言信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