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制动效能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再生制动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再生制动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再生制动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再生制动系统对比 | 第15-19页 |
1.3.1 驱动方式划分 | 第16页 |
1.3.2 电机布局划分 | 第16-18页 |
1.3.3 控制方式划分 | 第18-19页 |
1.4 再生制动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0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分析与设计 | 第22-39页 |
2.1 再生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 第22-27页 |
2.1.1 双向型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 | 第22-25页 |
2.1.2 电机运行状态分析 | 第25-27页 |
2.2 制动力分配方案 | 第27-33页 |
2.2.1 整车制动动力学分析 | 第27-28页 |
2.2.2 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策略 | 第28-32页 |
2.2.3 电、液制动力分配 | 第32-33页 |
2.3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分析 | 第33-34页 |
2.3.1 并联型控制策略 | 第33-34页 |
2.3.2 串联型控制策略 | 第34页 |
2.4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设计 | 第34-37页 |
2.5 制动能量回收潜力分析 | 第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预估制动效能的再生制动模糊控制 | 第39-47页 |
3.1 机械制动效能预估 | 第39-43页 |
3.1.1 机械制动效能恒定性分析 | 第39页 |
3.1.2 预估机械制动效能因数方法 | 第39-40页 |
3.1.3 预估模型设计 | 第40-43页 |
3.2 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 | 第43-46页 |
3.2.1 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43页 |
3.2.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 第43-44页 |
3.2.3 隶属度函数的设计 | 第44-45页 |
3.2.4 模糊规则的设计 | 第45-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第47-63页 |
4.1 再生制动仿真软件介绍和工况分析 | 第47-50页 |
4.1.1 基于ADVISOR控制策略再开发 | 第47-48页 |
4.1.2 模型验证 | 第48-50页 |
4.2 再生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 第50-51页 |
4.2.1 制动方向稳定性 | 第50页 |
4.2.2 制动效能恒定性 | 第50-51页 |
4.2.3 制动能量回收率 | 第51页 |
4.3 典型制动工况仿真分析 | 第51-61页 |
4.3.1 仿真工况分析 | 第51-52页 |
4.3.2 仿真对比方案 | 第52页 |
4.3.3 仿真结果分析一 | 第52-57页 |
4.3.4 仿真结果分析二 | 第57-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