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天水市第十中学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论文的总体框架第15-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25页
    2.1 图式的概念和图式理论的发展历程第17-18页
    2.2 图式的分类及其在阅读中的作用第18-21页
        2.2.1 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第19页
        2.2.2 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第19-20页
        2.2.3 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第20-21页
    2.3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第21-25页
        2.3.1 国外相关研究第21-23页
        2.3.2 国内相关研究第23-25页
第三章 理论依据第25-30页
    3.1 阅读的概念第25-26页
    3.2 阅读理解的过程第26页
    3.3 阅读的三种模式第26-30页
        3.3.1 自下而上模式第26-27页
        3.3.2 自上而下模式第27-28页
        3.3.3 交互模式第28-30页
第四章 实验设计第30-45页
    4.1 研究问题第30页
    4.2 研究对象第30页
    4.3 实验教材第30-31页
    4.4 研究工具第31-32页
    4.5 实验过程第32-43页
        4.5.1 实验前---问卷调查1和前测第32页
        4.5.2 实验教学第32-43页
        4.5.3 试验后---后测和问卷调查 2第43页
    4.6 数据收集第43-45页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实验结果第45-54页
    5.1 问卷1的数据分析和结论第45-49页
        5.1.1 问卷1的数据分析第45-48页
        5.1.2 问卷1的调查结果第48-49页
    5.2 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及结果第49-51页
        5.2.1 实验班(EC)和对照班(CC)前测成绩的比较分析第49页
        5.2.2 实验班(EC班)和对照班(CC班)后测成绩的比较分析第49-50页
        5.2.3 实验班(EC)前后测成绩的比较分析第50页
        5.2.4 对照班(CC)前后测成绩的比较分析第50-51页
    5.3 问卷2的数据分析和结论第51-53页
    5.4 实验结果第53-54页
第六章 结论第54-56页
    6.1 研究结论第54页
    6.2 本研究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第54-55页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55页
    6.4 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 1第59-60页
附录 2第60-61页
附录 3第61-69页
附录 4第69-76页
附录 5第76-78页
附录 6第78-80页
附录 7第80-81页
附录 8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黑龙江省旅游条例》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