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前言 | 第6-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一) 关于对课程涵义的研究 | 第8-9页 |
(二) 关于对英语课程标准的研究 | 第9-10页 |
(三) 关于对印度英语课程标准的研究 | 第10页 |
(四) 关于对中国英语课程标准的研究 | 第10-11页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中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与历程 | 第13-19页 |
一、中印小学英语课程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一) 中国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简要历程 | 第13-14页 |
(二) 印度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简要历程 | 第14-16页 |
二、中印两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 | 第16-19页 |
(一) 中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 | 第16-17页 |
(二) 印度小学英语课程制定的背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中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比较 | 第19-23页 |
一、中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 | 第19页 |
二、印度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第19-20页 |
三、分析与比较 | 第20-23页 |
(一) 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 | 第20-21页 |
(二) 强调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资源渠道 | 第21页 |
(三) 都强调改革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方式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中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结构框架比较 | 第23-30页 |
一、中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 | 第23-24页 |
二、印度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 | 第24-26页 |
三、比较分析 | 第26-30页 |
(一) 编写体系迥然不同 | 第27页 |
(二) 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不同 | 第27-28页 |
(三) 学段划分截然不同 | 第28页 |
(四) 中国课标的评价更加详细具体 | 第28页 |
(五) 印度课标在前言部分涉及很多实际性东西,可操作性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中印小学英语课程目标比较 | 第30-35页 |
一、中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 | 第30页 |
二、印度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 | 第30-32页 |
三、分析比较 | 第32-35页 |
(一) 共同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 第32页 |
(二) 都是按照学生心理年龄阶段来制定的 | 第32-33页 |
(三) 课程目标形式不同 | 第33页 |
(四) 课程目标内容不同 | 第33-35页 |
第五章 中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内容的比较 | 第35-48页 |
一、语言技能的具体内容 | 第36-43页 |
(一) 一级水平语言技能的比较 | 第36-39页 |
(二) 二级水平语言技能的比较 | 第39-42页 |
(三) 语言技能内容的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二、语言知识的具体内容 | 第43-45页 |
(一) 二级水平语言知识的比较 | 第43-44页 |
(二) 语言知识内容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三、学习策略内容的比较 | 第45-48页 |
(一) 二级水平学习策略内容的比较 | 第45-46页 |
(二) 学习策略内容的比较分析 | 第46-48页 |
第六章 中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内容的比较 | 第48-52页 |
一、中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内容 | 第48页 |
二、印度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内容 | 第48-49页 |
三、中印小学英语评价建议的比较分析 | 第49-52页 |
(一) 中印小学英语评价建议的相同点 | 第49-50页 |
(二) 中印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不同点 | 第50-52页 |
第七章 中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比较的启示 | 第52-55页 |
一、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第52-53页 |
二、国家要重视对英语课程的开发,制定些行之有效的政策 | 第53页 |
三、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注重对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 | 第53-54页 |
四、英语课程的设置需渗透些民族性理念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