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技术发展与革新论文

科技信息扩散模式、吸纳效率及动态匹配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前言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科技信息扩散模式研究第11-14页
        1.2.2 科技信息吸纳的影响因素和效率测算第14-16页
        1.2.3 科技信息扩散-吸纳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第16-18页
    1.3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第20-23页
    2.1 科技信息扩散和吸纳概念第20页
    2.2 相关理论概述第20-22页
        2.2.1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第20-21页
        2.2.2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第21页
        2.2.3 区域经济理论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科技信息扩散与吸纳的利益均衡分析第23-37页
    3.1 科技信息扩散-吸纳的发展现状第23-24页
    3.2 科技信息扩散-吸纳主体联结第24-25页
    3.3 科技信息扩散主体的利益均衡分析第25-27页
        3.3.1 科技信息扩散主体风险收益分析第25-26页
        3.3.2 科技信息吸纳主体风险收益分析第26-27页
    3.4 科技信息扩散-吸纳利益的演化博弈分析第27-34页
        3.4.1 有限理性条件下演化博弈模型建立第28-30页
        3.4.2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第30-34页
    3.5 基于利益均衡视角的扩散模式分析第34-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科技信息扩散-吸纳效率测算及分析第37-52页
    4.1 科技信息扩散-吸纳过程分析第37页
    4.2 两阶段DEA模型方法介绍第37-42页
        4.2.1 传统DEA模型第37-39页
        4.2.2 改进的两阶段DEA模型第39-42页
    4.3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第42-44页
        4.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42-43页
        4.3.2 构筑指标体系第43页
        4.3.3 数据收集及说明第43-44页
    4.4 模型测算及结果分析第44-49页
        4.4.1 模型计算流程第44-46页
        4.4.2 模型测算结果第46-49页
    4.5 基于波士顿矩阵模型探究区域吸纳水平及问题第49-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科技信息扩散-吸纳的动态匹配机制分析第52-67页
    5.1 科技信息研发投入、科技信息成果与区域经济的动态机制分析第52-54页
        5.1.1 科技信息研发投入与科技信息成果动态机制第52页
        5.1.2 科技信息成果与区域经济的动态机制第52-53页
        5.1.3 区域经济与科技信息研发投入的动态机制第53页
        5.1.4 区域经济与科技信息追加投入的动态机制第53-54页
    5.2 研究假设与变量设置第54-56页
        5.2.1 研究假设第54-55页
        5.2.2 变量设置第55-56页
    5.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结果-正向促进第56-58页
    5.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过程及结果-反向支撑第58-61页
    5.5 科技信息扩散吸纳动态匹配优化机制第61-66页
        5.5.1 协同发展机制第62-63页
        5.5.2 动态激励机制第63页
        5.5.3 利益联结分配机制第63-64页
        5.5.4 宏观调控机制第64页
        5.5.5 市场引导机制第64-65页
        5.5.6 人才流动共享机制第65-66页
    5.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论文结论第67-68页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第74-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规划》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协调研究